來源:中國基金報
開年迄今,公募基金正緊鑼密鼓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為“春播”佈局積極做準備。開年以來僅9個交易日,公募基金調研次數達1644次,較去年同期增36%。
基金經理表示,2022年需要把握“業績為王”主線,對公司真實質地層面的調研走訪也在加強。
開年來公募調研頻次
較去年增近40%
儘管2022年開年來的市場調整令很多投資者心生怯意,但機構調研的腳步未曾停滯。
截至1月13日,Wind數據顯示,開年以來僅9個交易日,公募基金調研次數達1644次,較去年同期增36%。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獲得超50家基金公司的調研。被調研頻次最高的容百科技獲121家基金調研。此外,華東醫藥和揚傑科技也分別獲得73家和95家基金公司調研。
從行業分佈來看,開年以來,半導體設備、特種化工、電子元件、新能源等板塊備受基金公司青睞。此外,一些醫藥醫療類個股受調次數也較多,比如普洛藥業、特一藥業、泰林生物等。此外,元宇宙風口上的創維數字等公司也成為基金開年調研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開年以來,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積極調研。比如謝治宇、喬遷等調研了“原料藥出口龍頭”普洛藥業,去年股價漲幅52%。此外,還有高毅資産、重陽投資、星石投資、淡水泉投資等知名私募現身。
謝治宇今年還調研了“國內鋁電解電容龍頭”江海股份,去年該股股價漲幅達162.63%。
高毅資産鄧曉峰、中歐基金、諾安基金、重陽投資等多家知名結構調研了“金剛線龍頭”東尼電子,去年全年該股股價漲幅達84.27%。
信達澳銀馮明遠調研了京北方、雲海金屬,去年雲海金屬股價漲幅達75%。匯添富胡昕煒調研西藏礦業,去年該股漲幅達309.32%,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匯添富基金等明星公募,人保資産、太保資産、國壽養老等險資也現身。此外,趙蓓調研了華東醫藥、麗珠集團等。
加強調研走訪
需把握“業績為王”主線
對於開年來A股市場開局不利,多位基金經理直言,2022年需要把握“業績為王”主線,對公司實地層面的調研走訪也在加強。
興銀豐運、興銀興慧基金經理袁作棟表示,2022年的調研主要圍繞著兩大思路。一是找過去市場證明過的優秀産業方向,比如消費和新能源。調研目的是觀察産業發展和公司業務的進展是否順利,然後跟公司市值對比計算,看性價比是否合適。二是自下而上地翻石頭,找尋“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企業。
前海開源基金經理崔宸龍表示,開年來自己做調研比較多,需要不斷地去調研,挖掘新的投資機會,或跟蹤行業最新進展情況。在確定調研目標後,自己會通過線上及線下兩種形式調研。線上常見的形式是,在企業定期報告發佈後,上市公司組織的電話會議。基金經理在調研前會對該公司歷史財務數據、競爭對手概況等資訊進行梳理比對,從而確定想要從調研中獲取的資訊範圍。除線上調研外,線下實地調研更多是考查企業的資産現狀,以及市場趨勢和動態,實地調研所獲取的資訊通常更加客觀真實、新鮮。
馮明遠表示,調研其實就是通過這些案頭工作,來更新被調研的公司的變化。在調研中會關注管理層的風格,以及工作思路。實地調研能夠更切實的感受企業文化風格,從而增強中長期的持有信心。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