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A股開局不利,市場連續調整,多數基金凈值也受累出現下滑,投資者焦慮情緒升溫。日前中國基金業協會發佈的2020年度《全國公募基金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八成投資者在基金凈值大跌10%以上後,會出現明顯焦慮。如何提升投資者的持基體驗,也是基金公司為之努力的長期命題。
嘉實基金大週期研究總監、研究部副總監肖覓的選擇是主動降低權益産品的波動率。在肖覓看來,本輪調整只是中短期維度上的波動,不會改變長期權益市場仍是回報豐厚的地方這個基本判斷。為此,把握短期調整帶來的低位入場窗口,1月14日起,肖覓擔綱的嘉實品質藍籌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A類:014872,C類:014873)通過嘉實基金直銷平臺及各大代銷機構全面發行。
回顧開年以來市場風格高低切換,部分聚焦在價值、藍籌、金融、地産、基建、物流等低估值板塊的基金産品逆市領跑。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月12日,在滬深300年內跌幅近2%的背景下,肖覓在管的嘉實基礎産業優選和嘉實物流産業年內漲幅均超過2%,均在同期可比的740隻普通股票型基金中高居前20。面對市場頻繁波動,肖覓高度重視客戶投資體驗,在控制回撤上也別具匠心,強調估值的重要意義,要求所投資標的估值合理或偏低,擅長應用不可能三角形理論(好行業、優質公司、便宜的估值)構建組合。截至去年底,嘉實物流産業近一年最大回撤僅9%左右,遠低於同期滬深300超18%的回撤幅度。
展望後市,重視低估值板塊的修復機會成為業界共識。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在把握高景氣的基礎上,應當正視盈利與估值的匹配度,把握價值風格的投資機會,聚焦低估值板塊。肖覓也表示:“估值與回報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只有合適的估值才能給出風險調整後最佳的回報。當前時間點我們希望通過主動降低波動率,減小組合面對市場波動時的回撤,讓持有人能真正安心長期持有,去賺取長期超額收益。”
肖覓分析指出,未來那些在過去兩年漲幅較大,並且僅靠估值擴張貢獻漲幅的部分行業和個股,很難繼續為投資者創造絕對回報,而過去兩年漲幅較小,估值甚至有所收縮的個股,未來兩三年仍然具備為投資者帶來較高年化複合收益的能力,這部分資産在市場中所佔市值並不小。
此外,肖覓認為,港股市場在目前時間點上非常有吸引力,在行業-公司-估值三個維度上都已經接近於最苛刻投資者的要求,未來會是風險收益比非常好的一塊資産。為此肖覓的開年力作——嘉實品質藍籌也將在A股和港股同時精選優質的藍籌標的,戰略看好快遞、交通運輸、消費升級和産業升級、港股、銀行業等方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