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作者:沈述紅
近日,關於汐泰投資、正心谷、林園投資、石鋒資産等多家知名私募産品凈值大跌的消息塵囂塵上。
財聯社記者從多位銀行和券商渠道人士處求證到,事實確乎如此,2022年開市首周,已有數家知名私募旗下産品凈值跌幅逾9%,有的産品回撤甚至接近10%。僅以汐泰投資為例,該公司旗下産品上周出現了較大回撤。其中,汐泰銳宸12號1/2/3期系列産品單周凈值跌幅達到了6.41%,單位凈值僅剩0.8854元。
在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的一份《汐泰銳宸12號系列産品運作情況彙報》中,汐泰投資對汐泰銳宸12號系列産品的運作情況進行了回顧與反思。該公司指出,雖然上述産品持倉標的成長性確定且估值相對合理,但市場慌亂的情緒因素,致使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國防軍工、醫療服務等成長性板塊均有大幅回調。“我司雖對母基金銳宸12號進行減倉操作防範風險,但受極端市場環境影響仍有所回撤,銳宸12號實際倉位已降至約3成。”
“非常抱歉在産品成立初期面臨這樣的回撤,公司正在深刻反思並更加謹慎的研判和驗證我們的行業邏輯和個股基本面,同時更加敬畏市場。”汐泰投資同時表示,未來會持續跟蹤政策變化及細分行業景氣度、標的成長性情況,進行持倉結構的動態優化調整。
倉位已降至3成 回應為何而跌
記者查詢私募排排網等多家第三方私募基金凈值披露平臺,發現汐泰銳宸12號1/2/3期自成立以來並未在前述平臺披露凈值。
不過,多位渠道人士透露了該公司近期的凈值表現。2022年開市首周,該公司旗下産品便出現較大回撤。其中,汐泰銳宸12號單周凈值跌幅達6.36%,截至1月7日的單位凈值僅有0.8881元;上述基金1/2/3期系列産品單周凈值則達到了6.41%,單位凈值僅剩0.8854元。
在財聯社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的一份《汐泰銳宸12號系列産品運作情況彙報》中,汐泰投資對汐泰銳宸12號系列産品的運作情況進行了回顧與反思。
該公司指出,2022年元旦之後市場急劇殺跌,創業板指1月4日-5日兩天跌幅達-4.85%。雖然上述産品持倉標的成長性確定且估值相對合理,但市場慌亂的情緒因素,致使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國防軍工、醫療服務等成長性板塊均有大幅回調。
“我司雖對母基金銳宸12號進行減倉操作防範風險,但受極端市場環境影響仍有所回撤,銳宸12號實際倉位已降至約3成。”
汐泰投資坦言,該産品目前最新配置在國防軍工、電力設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有色金屬、建築材料、基礎化工、通信、建築裝飾、電子、鋼鐵,其中國防軍工、電力設備、食品飲料倉位相對較多。
在過去的2021年12月份,這只産品凈值同樣出現了回撤。對此,汐泰投資回應投資者稱,2021年12月産品表現較弱,軍工及部分新能源出現較大回調;且月中市場傳言美國將會制裁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引發大家對創新藥服務CXO行業的擔心,部分股票出現大幅下跌;該資訊之後被證偽,在弱市環境下,相關標的股價並未出現反彈。
“而由於對明年宏觀政策托底經濟、寬信用的預期比較樂觀,因此母基金月初倉位略高,但市場對於美國加息、宏觀經濟超預期下行等因素的過度擔憂波動著實超出了我們預期。”
在此背景下,汐泰投資的應對策略是,對母基金銳宸12號進行減倉,減倉的標的為部分供需格局可能惡化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立於2021年11月3日,上述産品在12日申購母基金汐泰銳宸12號開始投資運作,並逐漸建倉,交易均在母基金層面執行。彼時,其持倉結構中業績增速和確定性高的成長行業,如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國防軍工、醫藥生物比重相對較高。
而由於2021年11月軍工行業相對走強,其他成長性行業個股分化,房地産相關的行業有一定觸底反彈,新能源結構分化,上游有色表現強勢,中游環節略有調整,汐泰銳宸12號系列産品凈值還能基本持平。
深刻反思
“非常抱歉在産品成立初期面臨這樣的回撤。”汐泰投資在前述産品運作情況彙報中説道。
該公司坦言,公司正在深刻反思並更加謹慎的研判和驗證我們的行業邏輯和個股基本面,同時更加敬畏市場,關注持有人體驗。
“我們在産品成立後直接投向母基金,但持有的高成長標的並不適應當下的市場風格,且我們此前對於寬信用下市場過於樂觀。”
汐泰投資透露,公司團隊忽略了年末估值切換等待期的波動,也忽略國家對部分行業如房地産基建政策部分糾偏,導致的市場蹺蹺板效應對部分行業的衝擊,持倉的行業和標的均表現較弱。
産品凈值大幅回撤已然無法避免。但接下來,汐泰投資將何去何從?
具體的操作層面,汐泰投資對上述産品做了減倉操作,並會持續跟蹤政策變化及細分行業景氣度、標的成長性情況,進行持倉結構的動態優化調整。
同時,汐泰投資表示,後續會補充週期行業方面的投研力量,在相對薄弱的部分補短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該公司投研團隊16人,主要覆蓋了成長行業的研究。
對於産品未來的走勢,汐泰投資表示“並不悲觀”。他們相信,只要企業持續的業績增長沒有問題,往半年到一年的角度看,情緒作用總會消散,業績增長總能帶來股價成長。
汐泰投資進一步解釋,公司始終相信,市場短期會因為情緒原因或者資金風險偏好帶來波動,但是長期依然是需要基本面的支撐。
“未來我們依然堅持自己的標準進行行業及個股選擇,恪守能力圈,並且我們將付出120%的努力,緊密跟蹤研究基本面,實現我們之前對於産品投資的期望。”
未來更趨均衡
事實上,早在1月6日的汐泰投資2022年度策略會上,汐泰投資投資總監朱紀剛、投資經理何亞東便已對旗下産品的過往運作進行了反思。
一位券商渠道人士回憶,“朱紀剛的直播狀態並不好。我當時還想,是不是因為産品運作壓力太大了。”
在這場策略會上,朱紀剛直言,過去的2021年,公司經歷了較大的波折,尤其是12月份之後。
“上半年整體都還好,9月份到11月份成長板塊也都是正常調整,在預期之內,後面就開始炒作主題,市場對成長板塊中期邏輯産生比較大的質疑,這是公司始料未及的。”
2021年,汐泰投資處於一個較為積極的狀態,部分産品甚至在加倉。這也體現在該公司2021年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的産品凈值表現中。
由於12月份産品回撤較大,汐泰投資2021年三季度的新客戶未能體驗到此前的上漲,卻趕上了下跌。“我們又不太願意選擇一些與我們風格明顯不匹配的行業用來做配置和對衝,這導致産品整體回撤較大,新産品就只能短期進行減倉。”
復盤時,汐泰投資認為,這樣的市場對公司而言,是最差的市場環境。即便是再回去,也很難做的特別好。但應對方面或許有更好的策略。“如更早減倉,或許傷害會小一些。”
汐泰投資認為,從風控的角度上看,先減倉,未來等有確定性的東西出來後,再加倉。“但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大的方向。如果市場回到正確的軌道裏來,未來的機會仍然很大,我們現在仍然認為市場會轉回到業績驅動型的氛圍中。”
朱紀剛表示,目前為止,他並不認為風格會發生根本性的逆轉。不過,對於2022年的投資策略,他表示,各個子行業差別比較大,他的應對方式是會更均衡一點,也更加要求概率和勝率。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