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A股市場出現調整,股票私募投資業績與大盤同步轉冷。
來自第三方機構的最新業績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11日,國內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産品2022年開年以來平均浮虧近3個百分點,産品虧損面達到八成。不過,多家百億級私募堅定認為,2022年A股市場不會重現2018年的單邊調整行情,全年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大有所為”。
股票多頭私募普遍虧損
某第三方機構提供的最新私募産品業績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11日,監測到的11034隻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産品(僅統計1月7日之後有最新凈值公佈的産品,下同)之中,有多達8802隻産品在2022年以來出現業績虧損,佔比達79.77%。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産品的平均凈值虧損幅度達到2.95%。接近100隻産品在今年以來不足兩周的時間裏,凈值回撤超過10%。
對比2021年來看,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産品平均盈利7.36%。這意味著,2022年開年不到兩周,一些産品已經虧掉了2021年全年的總盈利。
上海某大型私募負責人表示,經過2019年連續三年的結構性牛市之後,A股市場內部的消化整固需求在今年開年以來集中顯現,就短期而言,市場操作難度不小。
業績顯著分化
前述第三方機構1月11日公佈的2021年國內證券私募“成績單”顯示,按照有最新凈值公佈的私募産品業績統計,監測到的25191隻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産品,2021年全年的平均收益率為7.36%。其中,全年盈利産品數量15318隻,佔比61%。其他主流策略私募産品方面,2021年股票量化私募産品平均盈利11.83%,盈利産品佔比75%;CTA策略私募産品2021年平均盈利11.46%,其中66%的産品實現年度盈利。
來自朝陽永續的數據顯示,該機構2021年監測到的3273家股票私募機構中,共有2240家機構在2021年盈利,佔比68%。其中,全年收益率達到兩位數(即超過10%)的股票私募機構家數達1531家,佔比接近一半。
在近兩年受到市場更多關注的百億級私募方面,朝陽永續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百億級私募整體顯著分化。在全年平均收益率達到7.41%的同時,有多家機構在2021年遭遇小型的“業績坑”。其中,東方港灣、漢和漢華資本、少數派投資、同犇投資、趣時資産、景林資産、正心谷、映雪投資等多家機構,全年業績虧損幅度均超5%,部分機構更回撤了10%以上。
堅持挖掘結構性機會
針對開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調整、人氣賽道行業表現不盡如人意、個股賺錢效應下降等情況,2021年摘得股票私募産品收益率冠軍的上海亞鞅資産總經理張亮,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稱,“當價格趨勢走到一定階段,需要新增的業績預期,才能強化原有趨勢,反之價格就會調整”,這一點在2021年大熱的新能源相關板塊上反映得尤為明顯。
張亮稱,從2022年全年來看,上市公司盈利水準可能承壓,海內外貨幣政策走向也可能分化,但A股市場預計不會重現2018年單邊調整的情況。從風險防範角度而言,有兩個風險點值得注意:一是要警惕美債收益率攀升對我國國內市場的影響,二是要關注市場對政策的預期以及最終兌現的程度。他表示:“今年投資的持股將不會再像2021年那樣集中”。
此外,中國證券報記者本週從渠道消息人士處獲得了多份百億級私募內部年度交流觀點,多家機構仍堅持2022年A股結構性機會“大有所為”。淡水泉投資趙軍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發揮的“樞紐”作用,正變得更加明確。未來幾年市場長期向好,就2022年而言,在優質成長、週期成長、新興成長三類機會中,最看好的策略是“對優質成長企業採用困境反轉策略佈局”。其中重點看好的領域,包括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硬科技、品牌出海、農業現代化等。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