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接連出臺,鼓勵金融機構多舉措助力提振消費。”某國有大行零售貸款業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一步,‘兩新’領域仍將是我們助力消費的重要著力點,同時,將進一步完善消費貸紓困機制,針對信用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借款人,將與其協商開展續貸服務。”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支援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個人消費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工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通知,從豐富金融産品、便利金融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出發,提出優化消費金融政策的具體舉措。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業在加大消費貸款供給時,應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將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準,同時全面加強風險管理,強化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合理授信,實現可持續發展。
紓困機制待完善
“目前續貸業務在普惠金融領域運用較為充分。針對部分確有困難的小微企業,我們有比較成熟的紓困機制,比如延期還款、減免利息、無還本續貸等,但在個人消費貸領域,相關紓困措施還比較匱乏,審批、辦理流程有待完善。”上述國有大行零售貸款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借款人信用記錄、還款保障情況,針對暫時遇到困難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貸款償還的期限、頻次。根據借款人申請,經審核合格後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提供續貸支援。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消費金融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個人消費者,近年來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逾期現象有所增多。開展消費金融領域紓困活動,有助於減輕消費者短期還款壓力,修復個人信用。”
值得注意的是,紓困措施只針對信用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客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分析稱:“目前,部分消費貸借款人有還款意願,但受收入等因素影響面臨還款困難,存在階段性還款壓力較大的問題。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有助於降低這類借款人的還款壓力,同時也有助於穩定銀行消費貸款品質。”
記者發現,招商銀行的消費貸産品“閃電貸”的續貸頁面顯示:在貸款即將到期且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可通過發放一筆新貸款用於歸還原貸款本金,以便延長貸款時間,能否申請成功以系統審批為準。
“無還本續貸只適用於部分客戶,如果是線下貸款,需要聯繫貸款客戶經理提交申請。審批通過後,客戶可登錄手機銀行App在貸款續貸模組進行操作。”招商銀行北京地區個貸業務工作人員表示:“對於‘閃電貸’等線上的貸款,一般在貸款到期前系統會自動展示可續貸的貸款。如果頁面沒有相關資訊,就説明不能續貸。”她還告訴記者,閃電貸給予客戶的是迴圈額度,比如客戶“閃電貸”的審批額度為30萬元,全額借款後,目前已歸還11萬元,且每期按時還款,沒有産生逾期,那麼當前可借額度為11萬元。
合理增加消費貸款投放
在合理紓困之外,多家銀行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針對不同客群創新産品,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
工商銀行個人信貸業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工行加強對社群消費特徵和變遷趨勢的深度研究,根據隨房消費、投資型消費和代際轉移型消費等分類精準施策,不斷激發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例如,針對購房人群推出“家居貸”“裝修貸”“隨房e貸”等消費貸款産品組合;圍繞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專業教育需求,推出“優學貸”産品;圍繞養老金融需求,推出社保閃借、如意借、年金閃借等産品。
農業銀行助力提振縣域消費,深度融入“汽車下鄉”“家電下鄉”等重點消費場景,創新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經營管理體系,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活躍縣域消費市場;同時,積極推廣“新市民消費貸”,通過完善準入條件、優化貸款政策等,加大對新市民信貸支援力度,助力其更好融入新生活。據了解,截至2025年2月末,該行在縣域投放個人消費貸款500億元。
此外,記者調研了解到,近期江蘇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北京農商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通過降低利率、提高額度等措施加大消費貸推廣力度,並豐富用款場景、提高放款速度。
“我行推出消費貸限時優惠活動,最低利率2.58%,線上申請最大借款額度20萬元,走線下面簽通道可提額至100萬元,我們可以到府辦理。”江蘇銀行北京市海澱區一家支行的貸款經理向記者推薦。
寧波銀行北京市石景山區一家支行的貸款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我行‘寧來花’消費貸産品推出新客戶專享活動,新客戶首借利率可低至2.68%。”
部分國有大行的消費貸産品最低利率也降至3%以下。例如,建行“快貸”産品最低利率2.80%,最大借款額度20萬元,純線上辦理,隨借隨還。
業內人士認為,低利率能提振消費需求,擴大貸款規模,提升市場份額。部分銀行下調消費貸利率,可吸引優質客戶,增強客戶黏性,為後續交叉銷售其他金融産品創造機會;同時,可優化資産結構,通過消費貸提升零售業務佔比。
“不過,目前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消費貸利率下探將進一步擠壓盈利空間,還可能引起零售業務不良貸款率抬頭,比如多頭借貸和資金挪用風險暴露,增加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壓力。”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艾亞文表示。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認為,消費貸“價格戰”可能加劇銀行同質化競爭,導致行業整體收益率下降,削弱其長期發展動能。
全面控制風險
在銀行加大消費信貸供給、完善紓困機制的同時,業內人士表達了對銀行風險控制的擔憂。他們認為,銀行應全面加強風險管理,強化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合理授信,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消費貸獲客方面,銀行需避免陷入“價格戰”,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不追求簡單的規模增長和市場份額提升,而是應將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準,增強商業可持續性;同時,提升服務品質,通過差異化的産品設計和數字化轉型,提升客戶體驗。銀行還可拓展消費貸場景,與電商、旅遊等行業合作,打造生態閉環,提升綜合收益能力。在控制風險方面,銀行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精準評估客戶資質,在貸款前端防範風險,謹防不良貸款率抬頭。
“政策鼓勵銀行業優化個人消費貸款償還方式和續貸工作,同時也對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曾剛認為,通過紓困與風控並重,銀行既能服務消費者,又能守住資産品質底線,實現穩健發展。
具體來看,曾剛建議,銀行需從多個方面控制風險。例如,精準篩選客戶,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信用評分模型,識別高風險客戶,避免盲目續貸;動態監控客戶還款能力,利用技術手段實時跟蹤客戶財務狀況,及時預警潛在風險;優化貸後管理,加強與客戶溝通,提前介入可能違約的案例;分散風險,通過多元化消費貸場景佈局,降低單一行業或區域風險集中度。
對消費者而言,董希淼建議,其申請消費貸款要到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辦理,申請消費貸款要基於個人和家庭的消費需求,量力而行、合理適度,將個人債務負擔控制在合理水準之內,切不可因為利率較低就隨意申請貸款,增加債務負擔。
展望下一步,多家銀行表示,將結合科技賦能和場景化佈局,深耕消費金融市場,同時注重風險管理,實現高品質發展。“我們將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加大對文旅、養老、體育等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援力度,圍繞以舊換新、智慧産品、冰雪運動等新消費場景,研究推出有針對性的金融産品;通過消費貸與信用卡、儲蓄、理財等産品聯動,打造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上述國有大行零售貸款業務相關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