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政策的落地,9月份以來,商業銀行的情況備受市場各方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以公告日期為準,9月份以來共有14家上市銀行接待機構調研27次。從調研紀要來看,在存量房貸利率下調背景下,機構尤為關注商業銀行凈息差、資産品質等情況。
穩凈息差“壓力與機遇並存”
當前,多數商業銀行都已陸續表態,將依法有序開展好存量首套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調整工作,且不會對銀行經營業績造成影響,後續將在資産端、負債端持續優化業務結構。
比如,瑞豐銀行表示,“該政策的實施勢必會對息差産生一定影響,但考慮到本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較低,故其影響較小。”
青農商行回答機構調研時表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對2023年銀行整體業績影響有限。同時,通過存量利率調整能夠有效緩解存量房貸提前還款趨勢,對穩定住房貸款規模及收入有積極意義。
在應對凈息差方面,有銀行坦言,“壓力與機遇並存”。如,寧波銀行表示,壓力方面,預計新投放貸款定價將繼續承壓,同時存款定期化趨勢短期暫無扭轉,成本保持相對剛性。機遇方面,市場信心和國內需求在逐步回暖,國家政策在積極引導凈利息收益率水準回升。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佈的2023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顯示,今年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74%,與一季度持平。不過,都低於《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銀行凈息差評分的滿分水準,即不低於1.8%(含)。
目前銀行凈息差普遍承壓,自9月1日六大國有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以來,中小銀行隨即跟進調整。其中,貴州銀行提到,下調存款利率有利於緩解息差下行壓力,“為保持基礎盈利能力相對穩定,優化資産負債結構,壓降負債成本,修復凈息差,我行後續也會對部分期限的普通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掛牌利率進行不同幅度的下調。”
蘭州銀行面對機構調研時表示,“2023年上半年,我行存款付息率較上年同期下降20個BP,凈息差較同期下降3個BP,降幅明顯收窄。”而這主要得益於該行主動優化資産負債結構,多次下調存款利率,以差異化定價有序對接重點客群,實現存款增長與付息率壓降“兩手抓”。
多措並舉控制資産品質
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也會對銀行的資産品質産生一定影響,例如過大的利率調整可能會導致貸款違約的風險增加,從而進一步影響銀行資産品質。
在機構調研銀行時,如何控制資産品質也成為部分銀行必答題。齊魯銀行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預警管理機制,強化重點領域和潛在風險管理,提升風險應對能力;持續壓降存量不良業務,推動金融科技建設,提升智慧風控水準,不斷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截至2023年6月末,紫金銀行信貸資産五級不良率為1.19%,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紫金銀行表示,2023年上半年,該行房地産開發貸款中主要為住房開發貸款,目前無不良貸款,整體風險可控;消費類貸款五級不良率0.8%,較年初下降0.16個百分點,低於平均水準。“隨著各行業的逐步復蘇,預計未來資産品質將會保持穩定。”
“面對經濟復蘇區域、行業不平衡等問題,銀行資産品質管控仍面臨挑戰。”寧波銀行表示,將嚴格堅持審慎的風險管理文化,優化各項風險政策,為鞏固基本盤、佈局新賽道風險管控賦能。一方面密切跟蹤宏觀形勢變化,通過完善産業鏈研究體系提升行業認知能力,聚焦重點領域研究、審慎研判潛在風險、及時做好風險預警。另一方面管牢存量風險,做實資産分類,完善清收管理體系,積極推進風險化解,努力保持資産品質整體穩定。
東莞證券研報表示,今年以來,政策層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在相關利好政策支援下,預計房地産企業流動性緊張情況將有所緩解,房地産領域資産品質總體可控,撥備計提壓力的減輕將助推銀行利潤實現平穩增長。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