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2018年北京綠色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繼續推動綠色金融向縱深發展,為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提供持久的動能,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他表示,第一方面是加快構建標準體系、確保綠色金融高品質發展。作為綠色金融領域的通用語言,綠色金融標準既是規範綠色金融相關業務,確保綠色金融自身實現商業可持續的必要的技術基礎,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
據陳雨露介紹,今年1月,人民銀行牽頭成立了由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仲介機構,共同組成的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9月,工作組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設立了通用技術標準、産品服務標準、信用評級評估標準,資訊披露標準,統計共用標準,以及風險管理與保障標準等六個工作小組。從制度建設、産品服務、操作流程、風險防範等方面,對綠色金融予以規範。下一步,工作組將會遵循公平公正、統籌兼顧、急用先行、開放性和前瞻性的原則,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研究和制定。
第二方面是強化資訊披露,提升綠色金融市場的透明度。陳雨露表示,及時充分準確的環境資訊披露,有利於增強激勵約束政策的精準性,防範虛假綠色的風險,有利於金融機構有效管理自身的環境風險,也有利於投資者準確識別綠色項目,保證綠色投資的效果。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對於環境資訊披露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今年3月,人民銀行發佈《綠色金融債券存續期資訊披露規範》,對綠色金融債的資訊披露提出規範性要求。此外,還有六家中資金融機構參與了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金融機構環境資訊披露三年行動計劃。
陳雨露表示,未來,中國將進一步研究推廣各類市場主體的強制性環境資訊披露。對資訊披露的內容、格式、範圍等事項確定統一標準,持續提升綠色金融市場的透明度。
陳雨露説,第三方面是深化國際合作,進一步凝聚綠色金融的全球共識。應對氣候變化,治理大氣污染,降低碳排放等環境問題都是重大的國際議題,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未來中國將繼續深化國際合作,積極應用G20、ISO等多邊框架以及相關的雙邊合作機制,推動國內綠色金融標準與國際接軌。以綠色金融市場開放助推國內金融開放的進程,支援符合條件的境內綠色企業赴境外融資,鼓勵境內的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國際綠色金融市場,優化政策和市場環境,吸引國際綠色資本參與國內的綠色金融市場建設。
他還指出,中國將進一步以體制機制創新釋放發展動力,提升綠色金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建設,鼓勵各試驗區大膽突破,先行先試,探索綠色金融創新發展,支援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