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科創板公司通過投資者關係記錄表、2021年業績預告、股價異常波動公告等形式披露將積極擴大産能。其中,鋰電池、半導體、醫療醫藥等産業鏈相關公司擴産積極性較高。不少上市公司提到,隨著産能瓶頸逐步突破,業績將得到提振。
需求高速增長
專注于功能材料研發的高科技企業世華科技在近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記錄表中透露,從目前客戶拓展及新産品打樣測試情況看,公司有信心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從産能佈局角度看,公司2021年逐步調試投産的四條新産線可滿足2022年的産能需求。據世華科技介紹,公司前期規模較小,産能較為有限,後續産品品類逐漸豐富。2018年,公司即開始以自有資金開展“功能性材料擴産及升級項目”的建設,為提高産能做好前置化準備;另外,公司在提供定制化服務的基礎上佈局了多品類産品。
從行業情況看,鋰電池、半導體、醫療醫藥等産業鏈上市公司擴産積極性較高。
容百科技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産和銷售業務。公司在近期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公司積極進行産能建設。除了2021年已經建成的湖北基地,2022年在貴州等地均有新産能陸續投放。預計到2022年底,産能規模會持續提升,可以滿足現有訂單的履行。
容百科技近日披露的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9億元至9.2億元。報告期內,高鎳技術路線産品在新能源汽車終端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在下游客戶需求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公司新建産能加速釋放,年度銷量同比實現翻番,在國內三元正極材料市場的佔有率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部分上市公司透露目前現金流比較充裕,未來將進一步擴大産能。
對於機構提出的“公司目前的現金流比較充裕,在使用方向上會重點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聖湘生物指出,一是産能提升。加快推進長沙總部園區的開發及改造,位於上海的精準智慧分子診斷系統生産基地也在穩步建設中,有助於進一步擴大生産經營規模,滿足戰略拓展的需求。二是國際化佈局,深耕重點區域市場,初步在印尼、法國、菲律賓、英國等重點戰略市場建立分、子公司,後續將儘快覆蓋更多國家和地區市場,通過深度本土化建設提升公司的全球影響力及競爭力。三是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近兩年的研發費用規模與上年相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未來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專注于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出更多解決行業痛點難點的優質産品。四是産業鏈的延伸,目前已經進行了一些初步佈局,如投資真邁生物等,後續將在聚焦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覆蓋生化、免疫、測序、POCT(即時檢驗)等領域,打造一家完善的綜合性平臺型公司。
助力業績提升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髮現,不少上市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隨著産能限制的逐步解除,業績將得到提振。
國內領先的電源管理驅動類晶片設計企業晶豐明源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核算,公司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6億元至6.8億元,同比增長858%至887%;2021年,公司産品LED照明驅動晶片所處行業下游需求旺盛,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公司利用自身優勢,較好地解決了産能限制問題,在保證産品交付的同時提升産品單價,並優化産品結構,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至23.5億元,同比增長104%至113%,全年綜合毛利率有所提升。
氣派科技從事積體電路封裝測試業務。公司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7.9億元至8.2億元,同比增長44.16%至49.63%。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6億元至1.4億元,同比增長56.77%至74.19%。對於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公司所處積體電路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度,終端需求旺盛,公司産能增加,産品銷量增加;同時,部分産品銷售價格有所提高,客戶結構持續優化,先進封裝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生産企業華銳精密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億元至1.67億元,同比增長76.39%到87.63%。對於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産品性能不斷提升,産能逐步釋放,渠道不斷完善,産品銷量增加,有力推動收入的增長。部分歐美、日韓高端數控刀片進口業務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受到阻礙,終端用戶選擇國産刀片的意願不斷提高,促進了公司的收入增長。
半導體硅片企業滬硅産業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707.08萬元至14707.08萬元,同比增長57.42%到68.91%。公司表示,2021年半導體市場需求旺盛,同時公司的産能逐步釋放,銷售有較大增長,從而帶來利潤增長。
突破産能瓶頸
部分科創板公司在投資者關係記錄表中披露,擴産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正在尋求辦法解決。有的公司因為産能擴張受限,業績增長存在不確定性。
東方生物從事體外診斷産品的研發、生産與銷售。公司在近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擴産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配套限制,一線員工限制,場地、自動化設備投入等方面。公司新冠抗原自測試劑匹配的原材料較多,上游供應商需要同步提升産能。同時,生産自測試劑需要更多包裝人工,公司目前通過持續招聘和留企就地過年方式盡力保障生産工人的穩定。另外,2021年上半年收購的艾瑪傢具場地得到較好利用,目前還在進一步通過擴充場地、集約化整合、精細化管理、自動化設備提升等方式提升産能。
奧泰生物從事體外診斷業務。公司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0490.72萬元至79503.57萬元,同比增長3.78%至17.05%。根據公告,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深入影響全球,公司持續提高産品品質,通過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産品良好的口碑,不斷深耕和開拓國際市場,公司新冠檢測業務保持穩定增長,促使公司2021年經營業績繼續呈現增長態勢。
不過,奧泰生物提示,公司存在産品産能擴張受限的風險。公司新冠檢測試劑産品的産能受原料供應、場地、人員、設備以及生産管理水準等限制,存在一定的産能上限,公司的經營業績也存在一定的不可預測性。另外,博拓生物近日披露,受公司産品産能擴張受限等因素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存在一定的不可預測性。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