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目標的提出,讓“綠色”成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底色,也為綠色金融發展指明方向。目前,科創板在支援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方面已發揮顯著作用:截至2021年12月26日,已有221家綠色企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先進環保、電子核心等多個細分行業被重點支援。其中,來自廣州市、湖州市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14家企業,合計首發募集資金161.01億元。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科創板的設立助力一大批優質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極大地緩解了綠色企業的融資難題。未來,科創板將堅守“硬科技”定位,持續為綠色企業提供首發上市、再融資、發行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産支援證券等融資途徑,支援綠色企業發展。
多項創新制度加持下
綠色産業獲重點支援
“綠色企業的盈利週期一般較長,發展初期盈利能力較弱,導致這些企業很難獲得穩定融資。”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創板的設立極大地緩解綠色企業的融資難題。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自運作以來就明確,重點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六大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而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等均屬於綠色企業範疇。”
“對於綠色企業的融資發展,科創板通過多項創新制度給予支援。”李湛進一步分析,首先,科創板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從整體上降低了綠色企業上市門檻。同時,透明且具體的“3+5”評價體系,讓上市條件的指向性、可操作性、便捷度較高,優質綠色企業可以迅速通過審核,而暫時未達標的綠色企業也可依據以上標準明確改進方向,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以及股權結構特殊的企業、紅籌企業也可獲得在科創板上市的機會。其次,科創板設置更加高效便捷的再融資通道,最大限度壓縮監管部門的審核和註冊期限,並針對“小額快速”融資設置簡易程式,與綠色企業的融資特點高度契合。最後,科創板的投資者更加青睞“硬科技”企業,讓優質綠色企業的融資更具可持續性。一方面,科創板設置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吸納的投資者會相對更有經驗、更成熟,投資週期也較長;另一方面,規範化、常態化、嚴格化的資訊披露制度,以及豐富的投資者教育,也使得投資者更加了解綠色企業的運營情況和環保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工信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四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加強産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依託科創屬性評價,研究建立綠色科創企業培育引導機制,支援‘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綠色企業佔近六成
融資渠道不斷拓寬
上交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建春8月26日在ESG全球領導人峰會上表示,要大力支援“雙碳”融資。在股權融資方面,加強與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綠色産業集中地區的服務對接,支援和鼓勵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企業在上交所上市融資、再融資和並購重組。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6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達372家,總市值為5.44萬億元。綠色企業數量達221家,佔比近六成,其中,節能環保企業22家、新能源企業1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6家、新一代資訊技術企業130家、新材料企業49家。今年以來,已有10家節能環保企業、9家新能源企業、2家新能源汽車企業、50家新一代資訊技術企業、19家新材料企業登陸科創板。
“從細分行業來看,先進環保、智慧電網、新能源汽車裝置和配件製造、電子核心、下一代資訊網路、新興軟體和新型資訊技術服務等行業得到重點支援。”李湛説。
董忠雲表示,在我國深入推動實現“雙碳”目標背景下,科創板綠色企業聚焦主業、快速發展,以技術創新驅動“綠色引擎”,積極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再融資方面,今年以來,已有6家綠色企業完成了定向增發,額外融資170億元,華興源創通過增發進行重組收購。另有9家發佈了定向增發預案,預計額外融資110億元,主要用於項目融資、配套融資、並購重組等。李湛認為,“綠色企業社會資金進入綠色産業的通道在不斷擴寬。”
此外,科創板對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的支援也在不斷加強。Wind資訊數據顯示,目前試驗區中共有14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其中,湖州市3家,首發募集資金達60.48億元;廣州市11家,首發募集資金達100.53億元。
董忠雲認為,“未來,科創板有望成為綠色低碳産業的依託平臺和融資渠道,實現綠色産業與資本市場的有效結合,促進綠色産業快速發展。”
完善環境資訊披露
推進企業綠色轉型
“科創板一方面不斷加大對綠色企業上市的支援和服務力度,拓寬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産業企業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持續推動已上市企業完善環境資訊披露,在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中專設社會責任章節,明確上市公司應當將生態環保要求融入發展戰略和公司治理過程,並根據自身生産經營特點和實際情況,履行環境保護責任。”董忠雲表示,科創板從增量和存量兩個維度推進企業綠色轉型,支援實體經濟綠色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科創板對企業在上市前後的社會責任資訊披露、社會責任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及建議,實施持續性的社會責任與資訊披露監督。”李湛介紹道,2020年,全部科創板公司均在年報中披露了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其中23家公司單獨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與2019年相比,科創板公司的社會責任感明顯強化。社會責任資訊披露與管理要求為投資者提供更好了解綠色企業、分析長期投資價值的機會,直接有利於優質綠色企業獲得更多融資發展機會。此外,這也倒逼企業構建行之有效的ESG治理框架,最終反映到更加“綠色”的經營活動之中。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擁抱低碳轉型。
如何加快推進綠色金融市場發展?蔡建春在上述峰會上表示,要研究建立碳排放資訊披露制度。上交所將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資訊披露制度,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在支援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方面的資訊披露內容和要求,提高環境資訊披露數據的品質和有效性。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