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王雪紅的搖擺人生
曾在晶片、手機領域先後挑戰英特爾和蘋果;率HTC發力VR但同時稱“手機與VR同等重要”

2017年3月24日,HTC董事長王雪紅參加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圖/視覺中國
8月14日,HTC公佈第二季度財務報告,稅後凈虧損約4.29億元,連續九個季度報虧。對於CEO王雪紅立下的“明年帶來滿意結果”的目標來説,留給她的時間正在一天天變短。
早年的王雪紅一直扮演著“挑戰者”的角色,從1999年開始,英特爾、諾基亞、蘋果先後成為她生意場上的競爭對手。
風水輪流轉,當諾基亞宣佈在2017年回歸智慧手機市場時,王雪紅還在為HTC尋找著新的出路。
VR要做,手機也不願放棄,在她的耳旁,外界的唱衰聲正此起彼伏。
力戰英特爾蘋果
1988年9月,王雪紅買下近乎瀕臨倒閉的威盛公司,這也成為她的第一份家業。很快,英特爾成為她最大的競爭對手。
從既有的公開採訪來看,王雪紅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自己挑戰英特爾的雄心,稱自己是“不知山有虎”,“神的眼中,小螞蟻和大鯨魚地位一樣”。1999年,威盛晶片組已拿下全球70%的市場佔有率。
正如同在王雪紅創業前,英特爾前CEO安迪·葛洛夫勸誡她的那樣,“英特爾對晶片組的挑戰者將會非常嚴厲”。王雪紅很快遭到了英特爾的大舉反擊。從1999年之後,威盛連年遭到英特爾的侵權指控,直到2003年雙方達成和解。經歷此番“劫難”,威盛得以生存,但晶片組市場佔有率已驟減至30%以下。
外界對王雪紅的這場挑戰褒貶不一,在台灣,圍繞王雪紅已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女當如王雪紅”的傳聞,但也有人認為她挑戰英特爾的行為是“作死”。
當英特爾的競爭還未塵埃落定之時,蘋果又成了王雪紅的下一個對手。1997年,王雪紅創立HTC,發力智慧手機市場。在喬布斯于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之前,HTC已經于2002年提前生産出了第一款智慧手機。
此後不久,蘋果也向HTC露出了鋒芒。2011年12月1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決HTC部分手機産品侵犯蘋果專利權,禁止其相關産品在美國銷售。這被王雪紅視作HTC走向沒落的標誌性節點。
這場訴訟的失利迅速“傳染”到其他國家,諾基亞隨後又對HTC發起專利訴訟,2013年至2014年間,HTC的部分機型先後在荷蘭、英國、德國遭到禁售。
在手機與VR中搖擺
過去兩年多,圍繞HTC的質疑聲不絕於耳,最直觀的便是王雪紅復出之後,在手機與VR中的搖擺。
2015年當公司開始轉虧時,內部認為HTC的研發能力依舊強大,薄弱的環節是行銷。不過,一些用戶對該年度HTC旗艦機的抱怨多集中在産品創新上,一位用戶稱HTC One M9與M7、M8從設計上看簡直是如出一轍,“感覺它就像是一場正在醞釀中的災難。”
作為曾經的對手,蘋果在當年推出了iPhone 6和6 Plus,有全新的螢幕尺寸和設計;三星則在該年度發佈了全新的玻璃和金屬外殼的Galaxy S6,以及弧形螢幕的Galaxy S6 Edge。
在HTC持續虧損的局面下,臺媒中流傳著一張王雪紅向股東鞠躬致歉的照片,有聲音稱“對股東最好的致歉就是賣掉HTC。”
困境中,王雪紅將HTC的重心轉向VR領域,並通過賣工廠、裁員來降低成本。今年3月,HTC宣佈把上海製造工廠出售給內地一家企業,目的是以更多資金拓展VR業務。
有傳言稱,當旁人跟王雪紅彙報手機業務相關的工作時,她不願意聽,但如果談VR、她則非常興奮。
不過,王雪紅的態度仍在搖擺之中,當有媒體問王雪紅,HTC的VR業務和手機業務哪個更重要時,她的回答是,二者同等重要。
(責任編輯: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