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完善醫藥集中帶量採購和執行工作機制的通知》。《通知》在原有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醫藥集中帶量採購和執行工作機制,引導醫療機構、醫藥企業遵循並支援集中帶量採購機制,鞏固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成果,讓更多患者受益。
部門間協同監管
《通知》重點從集採藥品耗材的進院、使用、監測、考核、反饋等各環節提出細化措施,體現出部門間協同監管、優先使用中選産品的政策導向。
在進院使用方面,要求地方在各批次集採執行第3個月起開展排查梳理,督促醫療機構儘快完成進院工作。要求醫療機構提升中選産品使用管理水準,完善內部考核辦法和薪酬制度,加強處方點評,合理優先使用中選産品,制約無正當理由開具高價非中選藥品的行為。
在監測考核方面,加強集採品種挂網價格管理,強調中選産品應及時按中選價挂網,對價格高於相關政策規定的非中選産品採取暫停採購、撤網等措施。健全常態化監測機制,動態監測中選品種、醫療機構的採購進度、採購量佔比情況。
在供應保障方面,要求健全省級層面的集採工作會商機制,省級醫保部門會同衛生健康及相關部門、醫療機構、中選企業等,暢通溝通渠道,會商處置醫療機構反映的供應不足、配送不及時、選擇性配送等問題。
在協同監管方面,協同推進行業綜合監管,相關部門分析研判“帶金銷售”等不正之風線索,對無故不按規定優先使用中選藥品和耗材的醫療機構,採取提醒教育、約談、通報等措施,情節嚴重的由醫保、衛生健康部門開展聯合約談,必要時將有關線索移交,推動形成鼓勵優先使用中選藥品和耗材的導向。
累計節約超5000億元醫保資金
據悉,第十批國家藥品集採將於12月12日發佈擬中選結果。根據此前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24-2)》的公告,此次集採共涉及62個品種、263個品規。
國金證券認為,相較于前幾批集採,第十批集採大品種少、産品佈局企業較多。因此,集採對有關單一企業所帶來的風險邊際減弱。未來隨著第十批集採落地,標外市場的空間將逐步被壓縮,將促使更多企業投身於集採之中,通過提高産品品質和降低成本贏得市場份額。這將有助於推動醫藥行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有利於頭部企業的市佔率提升。
此前,國家醫保局通報,初步匡算近年來國家推行的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為新藥耗、新技術的準入以及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創造了超5000億元的醫保基金空間。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