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綠城百日聯姻失敗根源:宋氏品質房排異孫氏高週轉

  • 發佈時間:2014-11-28 08:28:2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融綠之爭,即將收尾。在孫氏主政100余日後,兩家公司截然不同的文化基因,導致了衝突的發生。曾以為,開明的宋衛平通過孫氏的手術刀,能為業界獻上一個更完美的綠城,演繹一齣宋衛平版的“笑傲江湖”,獻上恒山掌門讓位令狐衝接掌恒山的橋段。沒想到,事情最終卻變成了一場綠城版的宮心計,令一個商業變革的故事,淪落成了一齣宮廷內鬥,並以一方的退出作為結局。

  今天的房産週刊,我們將為您追問以下問題:孫氏百日新政為何失敗?宋衛平能在香港籌措資金贖回綠城嗎?失去了綠城,融創輸了嗎?失去孫宏斌,高庫存的綠城還能高週轉嗎?面對抉擇,綠城員工何去何從?

  “作為綠城的首席員工、創始人、二十年的領頭人,經過這100多天,我發現把綠城賣給了一個不應該賣的人,致使客戶擔憂不滿,合作夥伴委屈且受到了不合理的對待,致使很多基本承諾以及與地方政府所簽協議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這是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在他口述的 《我的檢討與反省》中的一段話。

  這只是他的公開説辭,在私下裏,他對孫宏斌主政綠城這100多天的表現非常不滿意,他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打出了孫宏斌這一階段的分數,只有“四五十分”。而在100多天前,孫宏斌主政的融綠所得到的成績曾經高達90分,是綠城各地分公司和項目中分數最高的。在這100多天裏,為什麼孫宏斌會從宋衛平眼中的“優秀生”,變成一個不及格的“差生”?上述理由真的是宋衛平回歸的根本原因嗎?

  翻開綠城中國、融創中國上半年的財報,也許能了解兩家公司基因排異的真正原因。

  融創財務狀況優於綠城

  按照今年5月底宋衛平召開新聞發佈會時的説法,將綠城交給孫宏斌是因為壽柏年退休的需要,也是出於宏觀調控的壓力。根據測算,綠城需要能保證賬上再多100多億元的現金,才能保證財務絕對安全。

  今年9月公佈的綠城中國半年報顯示,綠城中國確實遇到了較大的財務壓力。綠城賬上的現金(含受限制銀行存款)只有約244億元,但各類應付款項卻達到344億元,且大部分是一年內需要付清的債務。

  與此同時,綠城的現金流卻並不樂觀,上半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凈額為-49.75億元,更多依靠借款等融資,才確保了資金鏈的安全。

  反觀融創的現金情況,要比綠城寬裕許多。今年上半年,融創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大大高於去年同期,達到75.51億元。2013年底公司賬面上的現金為160.08億元,今年中報為229.84億元,增加了43.6%。融創的各類短期應付款只有78.62億元,現金足以應付各類即將到期的短期負債。公司經營的“造血”能力,甚至好于素來以穩健著稱的萬科、中海、龍湖等公司。

  也因為上述原因,融創在今年上半年大幅降低了融資成本,融創的新增借款加權平均實際利率,由去年底的9.4%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6%。

  綠城中國的2014年中報顯示,去庫存、調節奏、確保現金安全,是下半年綠城的主要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引入銷售能力、“造血”能力更強的融創團隊,顯然符合綠城的利益。

  孫宏斌的難題

  被宋衛平免職的綠城房産總經理田強在免職前曾給綠城的員工寫了一封內部信。信件透露,由於定位不夠準確,綠城有一部分長期難以消化的大面積、高總價、長週期庫存,約佔總庫存的六成。

  事實上,在上半年的財報中,這一部分難消化的庫存已經有所顯現。截至6月30日,綠城已竣工待售物業的財務賬面價值達到177.27億元,佔可售資源賬面價值總量的三成以上,而綠城上半年的權益銷售金額只有132億元。

  面對巨大的庫存,以及巨大的現金流壓力,孫宏斌上任後該怎麼辦?如果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那麼綠城的負債比率顯然會迅速升高,並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如果這樣做,追求投資穩健的九龍倉顯然會投出反對票。最為穩妥,也是最有實效的辦法,就是降價銷售。但是,對他來説,要降價也不容易。

  今年上半年,綠城結轉的凈利潤率不足6%,凈資産收益率只有2.74%,因為盈利較差,綠城甚至在今年年中公佈過盈利警告。事實上,根據《中國證券報》的報道,經過孫宏斌的大幅降價賣房,綠城的利潤率再創新低,前10月的銷售利潤率已經不到5%。

  在降價空間已經非常小的情況下,孫宏斌需要採用更多的方法來降低成本,提升産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快速去化存貨。

  降低部分建築成本顯然是一項可以考慮的因素。在綠城賬面價值390多億元的發展中物業中,發展成本達到了160多億元,接近總成本的四成多,而融創的發展成本不到總成本的27%。

  對綠城的建築高成本,業內有不同的評價。有的認為,這是提升房屋建築品質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有人認為,其中的部分成本並不合理。一位曾和綠城集團在業務方面有過交流的房地産人士説,綠城所採用的一款建材甚至需要從新疆運到廣州加工,再運到杭州使用,總成本甚至超過了從西班牙進口的同類石材。

  拖欠工程款激化矛盾?/

  一篇由宋衛平秘書轉發的《綠城供應商看融綠之城》的帖子,顯示了孫宏斌和宋衛平主導下的綠城的差異。帖子寫道:“所有人(指宋衛平執掌綠城時的綠城員工)只有一個口號,我們做的東西一定要好,價錢不是問題,但東西一定要好。”文仲介紹,綠城的工程,總是在工程結束之後的很短時間就會向供應商支付工程款,幫助他們快速結轉。而孫宏斌執掌下的融綠,卻是以最低價中標,且工程款要拖欠,年底前結束的工程,要等到次年的下半年才能付清。

  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宋衛平曾對融創團隊管理下的綠城拖欠供應商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一事憤憤不平。他説,9月份開學前,為了讓孩子能上學,很多農民工來討薪,這在綠城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對於上述説法,記者尚未獲得融創及孫宏斌的回應。

  事實上,拖欠供應商的錢,在行業內實際並不罕見。很多行業的龍頭企業都以長期拖欠工程商或供應商工程款而聞名。一家傳媒集團此前就發佈公告透露,某家地産公司以房屋來抵拖欠集團的數千萬元廣告費。而由於綠城的應付貿易款達到200多億元,如果要像過去那樣一點時間也不拖延,則可能對綠城的財務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

  可是,在宋衛平看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給綠城房屋品質埋下一系列隱患,進而摧毀綠城多年來營造的口碑,使綠城看起來和其他地産公司的産品沒有本質的區別。

  合營、合作公司眾多

  對孫宏斌來説,也許從收購綠城開始,並沒有料到這家公司的複雜性。上半年,綠城的預售金額達到300多億元,但是歸屬綠城中國的權益銷售金額只有100多億元。在大部分綠城項目中,綠城都只佔有一小部分股權。所有的降價、增減投入行為,都需要和當地的項目公司股東協商。

  財務報表顯示,綠城僅2013年年報列明的聯營、合營公司就有六七十家,而這些公司還是對綠城的財務有重大影響的,一些股權佔比較小的公司尚不在其列。

  這些合營公司的資産總額達到450億元以上,佔綠城所有項目的一半以上。其中除了由融創綠城合作的部分項目公司外,絕大部分是本地的一些中小民營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和綠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是藍城代建的主要客戶來源之一。

  不僅如此,綠城此前的建材電商業務,包括為政府代建部分公共設施的項目,也與藍城的代建業務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顯然,如果因為綠城降價賣房令這部分合作股東“受傷”,那麼宋衛平必須給這部分股東以交代。

  目前尚不知道宋衛平的項目合作夥伴在融綠之爭的走向中究竟起何作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很多項目的股東希望宋衛平能夠回歸,這一點從藍城代建的上海項目——上海綠城錦繡蘭庭在得知宋衛平確定回歸綠城後,打出了“力挺宋總回歸”的旗號,併為其回歸眾籌。而宋衛平新聘請的助手此前也是他的項目合作夥伴。

  但如果不能依靠迅速降價緩解綠城的現金流壓力,那麼綠城本身也將面臨一定的風險。對宋衛平和孫宏斌來説,綠城和融創兩家公司在短短的一百多天時間中,從親密無間的戀人到最終走向決裂,也許是一開始就沒有辦法避免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