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有剪映,快手有快影,已有秒剪的微信不滿足。9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微信上線了一款名為“秒簡相機”的App,這款産品可拍攝圖片、視頻,提供影像美化、拼圖分享功能。相比其他相機類工具,秒簡相機的功能較簡單,主打簡單快速出圖、出片,這和微信視頻號、公眾號的工具適配需求呼應,也與微信此前推出的視頻製作類App秒剪做了互補。
跳出攝影錄影工具的局限,微信推出的獨立App還有微信讀書、企業微信、微信輸入法等。作為一款超大體量的App,基於自身生態做業務延伸是必然規律,將涉及複雜功能的工具拆出,也符合微信即用即走的産品理念。
上線相機類App
“秒簡相機,讓拍攝變得輕鬆愉悅。”蘋果應用商店這樣介紹這款新應用,“告別反覆修圖,按下快門就能得到滿意的影像,精彩一拍即合。”用戶第一次打開秒簡相機App時,也會被強調上述品牌定位。
從産品設計上看,秒簡相機相對簡單,提供濾鏡、焦距預設、專業構圖工具、高畫質拍照、HDR、高清高幀率錄影、超級防抖等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在照片上顯示拍攝時間、地點、天氣等資訊。
此外,秒簡相機支援一鍵生成拼圖,提供多種拼圖排版,適配各種多圖分享場景。用戶無需註冊登錄就能使用也是這款産品的特別之處,而且所有影像數據都只保存在用戶的手機相冊,不會上傳至雲端。
根據蘋果應用商店資訊,秒簡相機和騰訊視頻、微信輸入法、騰訊文檔屬於同一個開發者,從開發者資訊上,無法看出秒簡相機屬於騰訊哪個事業群。但從秒簡相機用戶點擊分享鍵,可選擇分享至微信、朋友圈,能看出秒簡相機和微信的關聯。北京商報記者也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秒簡相機是微信開發的獨立App。
對於未來秒簡相機會否上線背景音樂等功能,北京商報記者向微信相關人士提問,但截至發稿對方暫未回應。業內人士則一致表示,工具類App一定會做功能疊加,這樣才能黏住用戶。
“微信推出攝影錄影工具,是為了把微信上不堪重負的功能拆出去。”比達諮詢分析師李錦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樣做是行業慣用做法,抖音有剪映,快手有快影、一甜相機等。”
需要工具體系
在內容層面,公眾號和視頻號是微信的王牌,內容創作者不論是傾向於圖文還是側重視頻,都需要配套的內容創作工具。
微信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幾年前就開始佈局。2020年9月下旬,微信推出了秒剪App,這款産品是微信官方視頻製作App,主打朋友圈短片輕鬆做,最近一次産品升級在2023年9月8日完成。秒剪、秒簡,不僅名字相近,連産品風格也很相似,頁面主要顏色都是黑色、綠色,産品功能佈局也幾乎一樣。
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現,在創作環節,秒剪可以智慧剪輯,能自動截取素材高光與音樂節奏卡點,有專業音樂人製造的歌單,可智慧配樂。進入模板頻道,秒剪向用戶提供官方模板以及非官方模板,記者隨機點擊多個非官方模板,頁面顯示視頻號定制字樣。
從用戶的層面看,市面上不缺類似工具,在秒剪、秒簡之前,剪映、美圖秀秀等視頻圖片製作工具已經先入為主。根據蘋果免費攝影與錄影榜單資訊,前五名依次是剪映、快手極速版、快手、醒圖、美圖秀秀。秒剪排名第16位,秒簡相機排名第42位。
“這類工具可以降低用戶的內容創作門檻,但排名靠前的並不是微信的自有産品,從建立生態和數據分析等角度看,和微信很難做協同。”李錦清認為這是騰訊推出一款工具類App的原因,他還補充,“秒剪的朋友圈短片和視頻號的定位並不相同,目前視頻號是微信視頻業務重點,如果秒簡相機是專門針對視頻號內容創作者推出的全新工具,也符合邏輯”。
想延展但保持克制
對於微信上線秒簡相機App,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的看法是:“微信有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推出的微信輸入法、企業微信等,都是基於微信自身的延展,要解決的是微信App和小程式解決不了的問題。”
歷數微信的獨立App,包括都不限于微信輸入法、企業微信、微信聽書、騰訊文檔、政務微信、微信讀書等。以微信輸入法為例,上線于2022年12月,功能包括識別多種語言、自定義易混淆的拼音、輸入文字可分享相關圖書影音、小程式、公眾號等。正式上線之前,微信為這款産品做了長達兩年的預熱。
産品上線之初,李錦清認為微信推出微信輸入法,“不是為了改變市場現有格局,也不是為了盈利或營收。微信鍵盤的服務性更強”。兩年過去,微信輸入法市場看起來的確風平浪靜。
“可以使用微信關係鏈登錄,但都不具備微信的核心功能。”王超向北京商報記者總結微信上線的獨立App的統一特徵,“微信想要開枝散葉,不過很克制,對於獨立的App沒有大力度推廣過。”
短視頻是個意外,在王超看來,“短視頻更適合以獨立App的形式發展,這樣不會過多打擾用戶。但騰訊獨立的短視頻App沒能拿下一席之地,視頻號通過獨立賬號體系的方式和微信做了適當切割”。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