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在美國申請破産保護”登上熱搜榜。有消息稱,中國恒大集團(以下簡稱“恒大”)本週四(8月17日)依據美國《破産法》第15章在位於曼哈頓的美國破産法院申請破産保護。
8月18日,中國恒大在港交所發佈澄清公告稱:“本公司目前正在正常按照計劃推進境外債務重組。由於本集團的美元債券受紐約法管轄,本公司根據美國法典第11篇第15章,向美國法院申請承認香港和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法律體系下的境外債務重組協議安排,係正常推進境外重組程式的一部分,不涉及破産申請。”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所理解的“破産”,嚴格來説屬於“破産清算”,進入破産清算程式的企業不能繼續運作。
“而‘破産保護’恰恰相反,完全可以開展經營活動,不能理解為‘恒大倒閉’。”嚴躍進表示,恒大啟動相關申請,即便債務問題沒解決,也不影響其後續內地房地産各類業務的開展。從這個角度看,破産保護的核心在於“保護”,實際上有利於企業更好解決債務問題和經營問題。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破産清算意味著將目前所有資産變現後按一定比例清償給債權人,破産保護則有助於債務人通過破産重整程式使公司起死回生。
“恒大雖然註冊在開曼群島,為英國屬地,但其投資者中如果包含美資且屬於曼哈頓法院管轄,則曼哈頓法院對於恒大破産保護就有法定管轄權。”劉水錶示。
“此舉有助於恒大整合全球資産,與境內外的債權人進行對話,努力通過債務重組來進行破産重整。”劉水錶示。
嚴躍進表示,現在困擾恒大的是,有一大批境外金融機構隨時可能會要求凍結恒大資産,尤其是涉及美元債方面的相關債務問題,所以恒大通盤考慮,積極尋求解決措施。
“破産保護不等於破産。”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破産保護之下,公司還有債務重組、業務重整的機會,如果和債權人達成一致,落實減免債務、延期支付、債權轉換股權等安排的情況下,公司可能會起死回生。
對此,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法典第11篇第15章主要目的是為了協助涉及跨國元素的破産案件,特別是那些涉及美國境內資産的案件。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包括美國法院可以承認外國的破産程式,並在美國境內給予該程式相應的法律效力;被承認的外國破産程式的管理人可以在美國境內行使一定的權利和義務,包括追討債務、處置資産等;以及鼓勵美國法院與外國法院在處理跨國破産案件時進行協調和合作,以實現破産程式的公正、高效和有序進行。
總的來説,黃立衝表示,恒大的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保護其在美國的資産不受債權人的追討,同時也為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債務重組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是因為美國破産法院承認了外國的破産或債務重組程式,那麼在美國的債權人就不能再對該企業提起訴訟或凍結其資産,直到破産或債務重組程式結束。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郭利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恒大之申請獲得美國法院認可,除可阻止債權人在美國對其提起訴訟或凍結其資産外,亦能允許美國法院承認中國香港、開曼群島等地的涉及恒大之債務重組程式,也賦予相關外國債權人參與美國破産案件的權利。這將有利於恒大整合全球資産、加強與不同地域債權人對話,加快債務重組進度。
恒大集團曾于2023年4月份披露,涉及170億美元債權的A組重組支援協議已有佔未償還本金總額77%以上的債權人表示支援。而涉及債權近150億美元的C組重組支援協議,取得30%以上支援。要實施重組協議,公司需要對各個組別取得75%的支援。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