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國際能源署發佈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2025》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電動汽車市場仍強勁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佔新車總銷量的逾四分之一。
報告提及,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1700萬輛,同比增長約25%,首次佔全球汽車市場2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5%。中國市場繼續領跑,2024年電動車銷量超過1100萬輛,佔國內新車銷量近五成。
進入2025年,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依舊強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累計分別完成318.2萬輛和307.5萬輛,同比分別大幅增長50.4%和47.1%,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在汽車新車總銷量中的佔比達到41.2%。
一系列亮眼數據背後,是政策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大力支援。福州公孫策公關諮詢有限公司合夥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購車補貼政策的實施,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減輕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激發市場購買熱情;牌照政策傾斜,為電動汽車在城市出行中開闢了綠色通道,解決了消費者上牌難的問題。
完善的産業鏈佈局也是中國市場持續領跑的關鍵因素。據了解,從電池原材料的開採與供應,到電池的研發與生産,再到整車的製造與銷售,中國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且高效的産業鏈。這不僅降低了生産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還使得中國在電動汽車技術領域擁有了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傳統車企的電動化轉型步伐也不斷加快。一些傳統車企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提升産品智慧化水準。還有傳統車企加大了在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充電服務。傳統車企的電動化轉型不僅有助於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也將推動整個汽車産業向更加環保、智慧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