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中國智慧駕駛産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爆髮式增長信號。頭部車企如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汽車”)等紛紛發佈高階智慧駕駛技術規劃,政策、資本、技術多方共振,推動行業加速邁向“智駕平權”新時代。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目前高階智慧駕駛市場滲透率相對較低,但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生産,成本逐步降低將加速其滲透,2025年有望成為高階智慧駕駛商業化的重要拐點。未來,高階智慧駕駛系統有望在10萬元左右的車型上搭載,産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頭部企業加速佈局
高階智慧駕駛車輛是指具備高級別智慧駕駛功能的汽車,通常包括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自動泊車等功能。根據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駕駛自動化分為6種等級。高階智慧駕駛通常指3級及以上。3級為有條件自動駕駛,駕駛自動化系統在其設計運作條件內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動態駕駛任務接管用戶能夠以適當的方式執行動態駕駛任務接管。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近年來,消費者對智慧化的需求明顯加強,而在自動駕駛各級別中,3級正是車輛駕駛權變更的關鍵分水嶺。
目前,智慧駕駛系統主要搭載在高端車型上,但未來有望逐步滲透到中低端車型,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智慧駕駛帶來的舒適與安全。招商證券研報認為,高階智駕加速滲透,預計未來兩年將快速普及至10萬元至20萬元汽車市場。
智慧化已成為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頭部企業紛紛加快步伐。以比亞迪為例,其即將發佈的“天神之眼”高階智慧駕駛系統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覆蓋海洋、王朝等系列20萬元以下的車型,以推動高速導航輔助駕駛(NOA)功能的普及。與此同時,華為乾崑智駕、小米HAD超級智駕等技術方案亦加速佈局,力爭于2025年實現城市NOA功能的規模化落地。
比亞迪、小米集團、小鵬汽車等多家企業已經推出了搭載高階智慧駕駛系統的智慧汽車。例如,比亞迪“D級智慧豪華旗艦GT”騰勢Z9GT于2024年9月份正式上市。公司方面相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騰勢Z9GT全係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慧駕駛輔助系統,該型車也將成為比亞迪集團首次搭載BAS 3.0+超人類駕駛輔助的車型。
産業鏈協同發展
智慧駕駛産業鏈的加速發展為相關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從晶片、感測器、域控産品到智慧底盤、智慧座艙、連接器等各個環節,相關企業都在緊抓這一輪機遇期。
例如,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感測器、智慧座艙和域控産品等多個細分賽道取得突破,已量産配套多家主流車企。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系統則線上控制動、線控轉向以及空氣懸架等産品上取得進展,與多家主流主機廠展開闔作。同時,高階智駕的普及直接驅動産業鏈關鍵環節量價齊升。在感知感測器、智駕晶片、高頻連接器與域控制器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産業上下游的協同離不開政策層面的引導。當前,中國正加速完善智慧駕駛法規體系。截至2024年末,全國已發放1.6萬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開放測試道路3.2萬公里,深圳、北京等地更是率先立法支援高階智慧駕駛商業化試點。北京市發佈的《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將於2025年4月1日起實施,為3級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制度規範,包括個人乘用車出行場景。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城市NOA車型搭載量已超100萬台,但滲透率仍不足5%。隨著技術降本與演算法成熟,2025年這一數字有望實現2倍至3倍增長,帶動10萬元至20萬元車型成為高階智駕滲透的主力市場。
隨著晶片性能的不斷提升、演算法的持續優化以及供應鏈的日益成熟,市場普遍預測,2025年將成為高階智慧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關鍵轉捩點,産業鏈上下游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機遇。
展望未來,國金證券等機構預測,2025年高階智駕滲透率將步入爆髮式增長階段,帶動鐳射雷達、感測器清洗系統等細分賽道高速增長。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國産供應鏈企業,有望在全球競爭中佔據先機。
“法律法規的支援、技術進步提高産品安全性、産業鏈發展降低成本,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階智駕進入加速發展軌道。企業需通過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深化産業鏈合作、積極參與標準制定等,抓住這一輪發展機遇。”眾和崑崙(北京)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