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資訊製造業深挖新增長點
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電子資訊製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2023年至2024年電子資訊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高端産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增長點不斷涌現;産業結構持續優化,産業集群建設不斷推進,形成上下游貫通發展、協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專家認為,《方案》一方面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另一方面培育壯大新增長點,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保持電子資訊製造業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為工業經濟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支撐工業經濟穩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電子資訊製造業整體呈現持續恢復、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積體電路、光電子器件等産品産量穩步提升。
投資保持高速增長。今年1月份至7月份,規模以上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8%,高於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6.4個百分點,高於製造業投資增速4.1個百分點。
生産效益逐步改善。1月份至7月份,規模以上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763.2億元,較一季度提高31.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3.5%,較一季度提升1.6個百分點。
新興增長點表現亮眼。“雙碳”戰略引領光伏等行業蓬勃發展,1月份至7月份我國太陽能電池産量276.6吉瓦,同比增長超過56%,包含硅片、電池、組件等在內的光伏産品出口總額達324.7億美元,光伏新增裝機97.2吉瓦,同比增長158%。
電子資訊製造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5.4萬億元,佔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11.2%。
當前,電子資訊製造業仍面臨需求不振、預期轉弱、增勢放緩等挑戰,為此,《方案》系統謀劃了兩年期穩增長舉措。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在努力擴大有效需求方面,將依託技術和産品形態創新,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培育壯大先進計算、虛擬現實等新增長點。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優化電子整機出口産品結構,推動光伏、鋰電等國際産能和應用合作進程。
在提升行業供給水準方面,將堅持創新引領,加快資訊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在完善産業生態體系方面,將促進電子資訊産業鏈上中下游融通發展,全面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重點推進集群培育提升工作。在優化産業政策環境方面,將持續做好電子資訊技術標準工作,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
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
電子資訊製造的傳統領域主要包括智慧手機、電腦、電視機等。“傳統領域的亮點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帶來的電子産品的智慧化、柔性化、高清化和綠色化升級。”賽智産業研究院院長趙剛分析,例如在智慧手機市場中,折疊屏手機成為市場亮點,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在電腦領域,具備AI功能的筆電、平板電腦、辦公本等成為市場亮點。
“産業規模保持全球首位,産品創新能力穩步提升,龍頭企業發展成效顯著。2023年上半年全球手機、電視、電腦出貨量前五品牌中,我國品牌分別有3家、3家、1家。”賽迪智庫電子資訊所所長溫曉君説。
全球行業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佔全球折疊屏出貨量的26%,已成為全球折疊屏智慧手機發展的領導者。
當前,電子資訊製造業傳統領域在提振消費方面也面臨困難。溫曉君分析,一方面,傳統領域消費市場飽和,産品消費意願降低。疊加産品創新速度放緩,導致換機週期進一步延長。
另一方面,消費潛力存在一定透支,産品消費需求下降。世紀疫情加速線上辦公、遠端教學等新模式推廣,迎來傳統領域電子産品的爆髮式增長,但目前多數産品仍處於換機週期內,市場需求有所走弱。
為了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方案》提出依託技術和産品形態創新提振手機、電腦、電視等傳統電子消費,不斷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推動手機品牌高端化升級,培育壯大折疊屏手機産業生態。以智慧化、資訊化手段服務全民體育健身需求。發佈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和服務推廣目錄。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
“從市場表現看,《方案》提到的電子資訊製造業新增長點均較為亮眼。如虛擬現實的感知、交互、建模、呈現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與工業生産、文化旅遊、融合媒體等行業領域融合持續深化。”溫曉君説。
趙剛認為,當前表現不錯的新增長點主要有三個方向,分別是智慧化、沉浸化和綠色化。隨著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增加語音自動識別、圖像自動識別等功能的智慧電子産品表現搶眼;隨著新型顯示技術和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的發展,具有更加逼真效果的人機交互電子産品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新能源汽車、綠色節能産品等市場表現突出。
《方案》提出,要提升虛擬現實産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推動虛擬現實智慧終端産品不斷豐富。《方案》還針對先進計算、北斗應用、新型顯示等領域提出了細化要求。如,推動先進計算産業發展和行業應用,加快先進技術和産品落地應用。鼓勵加大數據基礎設施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
溫曉君表示,先進計算領域呈現兩大增長趨勢,一是基礎支撐型技術、架構功能型技術、應用賦能型技術持續演進,加速形成從計算器件到計算終端、從演算法模式到應用軟體的産業生態。二是在工業、城市管理等領域應用案例持續增長,圍繞智慧製造、城市大腦、超高清視頻等開展智慧化轉型、提供能級躍升支撐,加速“計算+”規模應用和推廣。
作為先進計算産業的“鏈主”企業,聯想加速推動先進計算技術在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在智慧化轉型深化的過程中,將加速形成獨立完整的AI生態。基於此,聯想已初步構建了由AI內嵌的智慧終端、AI導向的基礎設施、AI原生的方案服務構建的“全棧智慧”佈局,實現先進算力的全域覆蓋,加速人工智慧在千行百業的落地。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