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12時31分,經歷1小時59分鐘飛行,由C919大型客機執飛的東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這標誌著國産大飛機C919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圓滿完成,開啟了市場化運營、産業化發展新征程。
民航智庫專家韓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C919實現商業首飛提振了中國民航産業的發展信心,將對國産飛機上下游産業未來佈局産生深遠影響。隨著國産大飛機逐漸交付航司運營,我國航空相關配套産業將迎來新機遇。
C919商業首飛成功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于2007年立項,2017年首飛,2022年9月份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後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2022年12月9日,此次商業首航的C919大飛機由中國商飛交付給東航。在密集完成了100小時的驗證飛行、全面檢驗了飛機的航線運作能力後,C919大型客機終於迎來了首次商業飛行。5月28日10時32分,C919大型客機載著近130名旅客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12時31分,飛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平穩落地。
中國商飛副總經理魏應彪表示:“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我國民航運輸市場首次擁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幹線飛機,大飛機事業已經邁入規模化、系列化發展新征程。”
中國東航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馮德華對媒體表示,C919大型客機開啟了商業的首航,意味著這個機型從研發、製造、取證到投運全面貫通;也意味著C919空中體驗正式走進廣大消費者。
韓濤認為:“國産大飛機商業首航成功,標誌著國産客機正式進入主流的150座級至200座級、單通道幹線民航運輸市場,這是全球民航業競爭最激烈的民航運輸市場之一。成功商業首飛是起點,航空公司是否盈利才是這款飛機在商業上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
根據航空業界國際慣例,一款機型走向成熟和大規模商用,還需要進入商業運作階段後多年的持續優化提升。未來中國東航將與多方合作,致力於高品質、精細化運營C919,助力將C919打造成全球業界認可的成功機型。
“從5月29日開始,C919機型將投入上海虹橋到成都天府航線進行常態化運作,後續隨著該機型的陸續引進,C919還將被投放在更多航線上。”馮德華表示。
有望帶動産業鏈發展
C919大型客機研製成功後備受客戶關注。截至2022年年底,C919大型客機已經獲得了包括國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多家租賃公司的訂單1035架。據中國商飛官網最新消息,今年4月27日,海航又與中國商飛簽署百架飛機採購協議,其中包括60架C919飛機確認訂單和40架ARJ21飛機意向訂單。
據中國商飛預測,2021年至2040年,全球預計有41429架新機交付,價值約6.1萬億美元。其中,中國航空市場預計將接收50座級以上客機9084架,佔全球的21.92%,價值約1.4萬億美元,佔全球的22.95%。
大飛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科技能力、工業水準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長城證券研報認為,作為高端製造業的代表,大飛機項目具有産業鏈長、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等特點,發展和研製大飛機項目能夠有效地帶動産業技術升級,推進我國民用航空産業化進程,全面帶動我國航空産業化發展。
“配套航材、檢修、培訓、軟體、保險等相關産業也將迎來利好。”韓濤如是説。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