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王辰元 吳陽
教育部宣佈結束跨境遠端文憑認證後
遠端留學時代休止 如何軟著陸?
1月28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佈公告,表示今年不再為跨境遠端文憑證書提供認證。也就是説,對於2023年春季學期(南半球秋季學期)及以後仍採用遠端方式學習(包括新入學和繼續學習的情況)所獲國(境)外文憑證書,將不再提供認證服務。
與此同時,大量澳洲高校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只剩下20天左右,選課已經基本結束,許多原定在新學期線上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在20天內完成簽證、改選課程、租房非常困難。
保障教育品質的初衷之下,遠端留學時代如何體面落幕?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記者表示,取消疫情期間的特殊認證制度,是維護出國留學人員權利的及時之舉,是以嚴格的認證制度清除“垃圾留學”。
留學期間境外待夠180天 有留學生擔心無法實現
1月28日,在英國留學的小艾剛剛落地中國,便收到了留學服務中心的最新公告。小艾告訴記者,取消疫情期間對於留學的特殊做法,恢復原有的認證規則,意味著她需要在英國留學期間境外待夠180天。此前,她一切的留學規劃都按照疫情時期的規則設計。小艾表示,她已經修夠了課程,等待幾門線上考試結束就可拿到學分,備考同時準備在國內進行實習和考試,現在重新租房、簽證、辦理各種手續後回英國,最快也趕不上畢業的時間了,擔心沒辦法待夠180天。
原定在2月開始線上開學的澳洲留學生小可告訴記者,她是在工作後積攢了一些積蓄後決定留學的,現有經濟條件並不允許她在澳洲生活、學習2年,但是疫情時期,澳洲高校明確今年第一學期仍可線上學習,她便開始了留學生活,準備線上半年,線下一年半完成學業。
“如果沒有變化,我就出不去了,原本經濟壓力就大,剛剛夠維持線上與線下配合的留學,現在房租飛漲,我根本負擔不起。”小可説道。
一位即將入學在澳大利亞讀研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公告一齣,房屋仲介們就開始發租房資訊,有的翻了兩倍。
已赴澳線下上課留學生:線下上課早有趨勢
據悉,中國學生已經在返回澳大利亞,本月到目前為止已有3500人抵達。政府數據顯示,去年11月有超過4萬名中國學生(持有學生簽證)仍在澳大利亞境外,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那些仍在等待簽證的學生。
小明就是這些中國學生中的一員,在眾多排隊諮詢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留學生中,小明得到了人工客服的回復。留學中心工作人員不斷提醒她,需要“儘快辦理出國”。
據《澳大利亞人報》消息,八校聯盟(The Group of Eight)大學招收了澳大利亞近四分之三的中國學生。代表39所大學的澳大利亞大學協會(Universities Australia)首席執行官Catriona Jackson説,他們將與政府和行業密切合作,確保大學能夠在第一學期開始前的幾週內迅速應對學生的快速涌入。
留學生小姜告訴記者,目前收到的回應表示,特殊情況可以在完成教學、最後進行學歷認證時提供租房、簽證等材料,然而對於小姜來説,心裏依然在打鼓,“如果學完兩年回來,被告知這些材料沒有通過怎麼辦?”
面臨相似情況的留學生自發組成微信群進行商討,記者所在的一個群中,有留學生表示,為了求穩,打算推遲一個學期上學。
其他時間更為緊張的留學生卻不能效倣這種做法,他們告訴記者,他們的訴求是明確證明材料的細則,明確能夠進行學歷認證再投入準備。
相比已經準備一些儘快開始線下上課的留學生,對於留學新政並不意外。
“我覺得這個對我們這種本來就要來上線下的學生其實影響不大,也不覺得説以前上網課的人可以認證對我們來説不公平。因為選擇要上線下課的學生,就是為了一個完整的留學體驗,而不僅僅是想要一張文憑。”春季期間已經赴澳準備線下上課的留學生小能這樣説。
告別遠端授課時代並非事發突然,小能告訴記者,澳洲高校早就開始鼓勵線下上課。
“我覺得留學生是一直都知道線上學習是有風險的。因為澳洲一直在要求學生返回澳洲境內上課,比如説我們學校,返澳上課的老生是會發4000澳元的。部分留學生一直在討論説,不打算回去,如果學校取消網課,就聯名寫信,覺得澳洲學校會同意。”小能這樣説道。
遇特殊情況無法及時返校咋辦?
官方回應:可結合具體情形個案評估
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於新政也進行了專門的解讀,解讀強調,依據《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辦法》,通過跨境遠端學習方式獲得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和高等教育文憑不在認證範圍。《公告》發佈後,在2023年春季學期(南半球秋季學期)及以後仍然採用跨境線上方式學習(包括新入學和繼續學習的情況)獲頒的文憑證書,將不能獲得認證。
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況,無法及時返校學習的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官方回應是:對於有特殊情況,因客觀原因無法在2023年春季學期(南半球秋季學期)返校的留學人員,須留存好與此相關的書面證明材料,並在獲頒文憑證書後,提交認證申請時一併提供。留學服務中心將結合具體情形,完成對相關文憑證書的個案評估。
那麼,如果學生已學完全部學位課程,還需要出境完成論文撰寫才能通過認證嗎?對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回應是,攻讀課程型學位(以修讀課程為主)的申請人,按照頒證院校的相關要求繼續完成學業即可。攻讀研究型學位(以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為主)的申請人,2023年春季學期(南半球秋季學期)及以後,應赴留學國別(地區)完成學習和研究。
專家觀點
新政是為遏制混文憑行為
“為切實保障廣大留學人員的利益,維護教育公平,我中心決定取消疫情期間的特殊認證規則。”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公告這樣寫道。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記者,國外很多大學早在2021年秋季學期就恢復線下課了,不清楚為何還有學生還在選線上課。
與此同時,熊丙奇對記者表示,隨著幾乎所有出國留學目的國都已經開放邊境,國外(境外)大學恢復線下授課,以及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出國留學人員到錄取學校接受線下教育已經不再有障礙,之前針對疫情形勢採取的特殊認證規則,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了。取消這一特殊認證規則,是正確的選擇。
熊丙奇表示,這也給選擇出國留學者積極的啟示,首先要選擇能得到認證的出國留學教育項目,不能輕信機構的虛假宣傳、承諾,更重要的是,出國留學應該重視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不是為了獲得一紙文憑。
熊丙奇還提出,隨著出國留學規模增大,“海歸”身價正急劇貶值,出國留學人員如果只看重獲得一張文憑,而不是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那將得不償失。我國出國留學中,存在部分是沒有任何教育價值的“垃圾留學”,清除“垃圾留學”,既要靠嚴格的認證制度,又要靠出國留學人員理性對待留學選擇。
(小可,小艾,小姜,小明,小能均是化名)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