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月21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適度超前、佈局均衡、智慧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安裝。完善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推進機制。推進既有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具備安裝條件的,居住社區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分時共用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嚴格落實新建居住社區配建要求。新建居住社區要確保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創新居住社區充電服務商業模式,鼓勵“臨近車位共用”“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實施意見》明確,提升城鄉地區充換電保障能力。加強縣城、鄉鎮充電網路佈局。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網路有效覆蓋,加快制定各省高速公路快充網路分階段覆蓋方案,明確高速公路快充站建設標準規範,將快充站納入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套基礎設施範圍。力爭到2025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於80%,其他地區不低於60%。
《實施意見》提出,推進車網互動技術創新與試點示範,支援電網企業聯合車企等産業鏈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融合創新平臺。積極推進試點示範,探索新能源汽車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實施路徑,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儲放綠色電力的交易和調度機制。探索單位和園區內部充電設施開展“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鼓勵推廣智慧有序充電,逐步提高智慧有序充電樁建設比例,鼓勵將智慧有序充電納入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産品功能範圍,加快形成行業統一標準。加強充換電技術創新與標準支撐。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圍繞礦場、港口、城市轉運等場景,支援建設佈局專用換電站,加快車電分離模式探索和推廣,促進重型貨車和港口內部集卡等領域電動化轉型。
《實施意見》還指出,鼓勵地方加強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等示範類設施的補貼力度,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創新利用專項債券和基金等金融工具,重點支援充電設施以及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渠道,為充電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援。鼓勵保險機構開發適合充電設施的保險産品。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