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獨家獲悉,華融賴小民案一年多後,遭到賴案衝擊的天元錳業退出了一家與華融合資的公司。
8月6日上午,華融西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確認,天元錳業已退出,但就具體退出原因,對方表示華融西部作為分支機構不直接發聲、對外披露。
新京報記者獲悉,華融西部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融西部”)工商資料顯示,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退出,華融致遠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獨資股東。
此外,華融西部註冊資本由9億元變更為5.4億元,公司名稱由“華融西部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融西部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市場主體類型由“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資料顯示,華融西部于2014年12月在寧夏銀川註冊成立,主營業務為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企查查顯示,華融西部對外投資了10多家企業。
據當年的媒體報道,華融西部是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第13家控股子公司,是中國華融相應“一帶一路”戰略搭建的新平臺。
當時,還未被查的中國華融原董事長賴小民曾就華融西部成立一事表示,華融西部成立後,將立足於寧夏這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和國家西部開發的戰略高地,充分發揮資産經營管理專業和人才優勢,盤活存量、優化增量,為寧夏金融發展添勁助力,同時積極參與防範和化解西部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的地區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人民網2015年的一篇文章介紹,2014年12月,華融“相中”了天元錳業,雙方合作掛牌成立了華融西部公司,大大降低了天元錳業的融資成本。
天元錳業在寧夏經濟界地位顯赫。
資料顯示,位於寧夏中寧的天元錳業為世界最大錳業企業和寧夏最大的民營企業。根據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天元錳業位列第66位。2017年胡潤百富榜顯示,賈天將的身家達到160億元,排在內地的第199位,被稱為寧夏首富。
然而,隨著賴小民案爆發,天元錳業和華融成立的華融西部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2018年4月,中國華融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後,天元錳業亦受衝擊,輿論指稱賴小民被查與其為天元錳業融資有關。新京報記者獲悉,天元錳業實控人賈天將配合調查,天元錳業因賴小民案一度遭遇抽貸。直到今年2月,賈天將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天元錳業在去年4月的聲明中稱:“除正常業務合作以外,華融公司並未參股我公司,對我公司沒有控制、管理權,對公司的決策不具有表決權,雙方的合作始終遵循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及兩家公司的規章制度。”
去年6月,天元錳業一位高管曾告訴記者:“我們在華融西部確有一部分股份,但具體情況是天元金融在負責。他們在銀川,基本和我們是分開的。”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除了與華融合資組建華融西部之外,天元錳業還與華融組建了華融天元(寧夏)産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華融天元)。
如今,賴案爆發已經一年多,華融正大幅回歸主業。
今年1月,中國華融召開2019年度工作會議時表示,2019年中國華融要以“五個全面”開啟“新華融”的新征程,其中包括:全面做強做精主業,發揮不良資産經營主力軍作用;強化風險責任認定,確保不發生流動性風險,堅定不移推進資産和機構瘦身等。
華融回歸主業之際,旗下的華融西部如何發展備受關注。
新京報記者發現,華融西部已向多家獲其借款、投資但未能還款的企業提起訴訟。
其中,德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泓國際”)今年1月末的涉訴公告顯示,華融西部于2016年與德泓國際和其子公司同心德海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約定華融西部以20000萬元價格受讓同心德海享有的德泓國際到期借款債權本金20000萬元,並與相關方簽訂相應的《還款協議》等。
但在上述協議簽訂後,德泓國際未如約償還債務本金及重組寬限補償金、違約金。2018年9月,華融西部向德泓國際送達了還款提前到期通知書,德泓國際未如約償還,故華融西部訴至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經法院調解後,德泓國際與華融西部達成還款協議。
寧夏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銀絨業”,現股票簡稱為“*ST中絨”)去年12月披露的涉訴公告亦顯示,關於華融西部要求中銀絨業和其相關方償還借款本金21000萬元及重組寬限補償金、違約金一案,經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已達成和解還款協議。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