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百城價格指數報告》,9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由跌轉漲,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仍繼續下跌,環比已連續17個月下行。
根據《百城價格指數報告》,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184元/平方米,環比由跌轉漲,漲幅為0.05%;同比跌幅收窄至0.10%。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555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44%,跌幅較8月擴大0.06個百分點,已連續17個月環比下跌;同比跌幅擴大至2.59%。
中指研究院指出,從市場表現來看,新建住宅方面,9月房企加快推盤,受部分城市優質改善項目入市帶動,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有所企穩。二手住宅方面,“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帶動重點城市二手房掛牌量明顯增長,供給增加背景下,9月百城二手住宅價格仍波動調整。
從房價漲跌城市數量看,根據中國房地産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9月,部分城市受優質改善項目入市帶動,新房價格止跌,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降至30個。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增至99個,已連續4個月超90城,二手房價普跌態勢仍未改變。
具體到各線城市,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06%,同比上漲0.21%;二線城市環比上漲0.08%,同比上漲0.01%;三四線代表城市環比下跌0.01%,同比下跌0.69%。
數據顯示,9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為44個,較8月增加9個。具體來看,西安、杭州等5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在0.2%(含)~0.3%之間,其中西安漲幅較大,為0.25%;成都、揚州等12個城市價格環比漲幅均在0.1%(含)~0.2%之間;漳州、泉州等27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均在0.1%以內。9月,連雲港、株洲等26個城市價格環比持平。
9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為30個,較8月減少12個。具體來看,瀋陽、南昌和秦皇島新建住宅價格環比跌幅較大,分別為0.41%、0.32%和0.23%;東莞、長春等7個城市跌幅均在0.1%~0.2%(含)之間;無錫、重慶(主城區)等20個城市跌幅在0.1%以內。
同比情況而言,9月,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下跌的城市個數為77個。哈爾濱、中山和長春同比跌幅均在2.0%~5.0%之間,其中哈爾濱跌幅最大,為4.07%;深圳、湛江等12個城市跌幅均在1.0%(含)-2.0%之間;威海、重慶(主城區)等25個城市同比跌幅在0.5%-1.0%之間;廊坊、濰坊等37個城市跌幅則均在0.5%以內。
二手住宅價格方面,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13%,同比下跌0.08%;二線城市環比下跌0.50%,同比下跌3.02%;三四線代表城市環比下跌0.49%,同比下跌3.11%。
監測數據顯示,9月,百城中僅菏澤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漲幅為0.08%。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達99個,數量較8月增加3個。具體來看,鹽城跌幅最大,為1.03%;昆山、南通等52個城市跌幅在0.5%(含)~1.0%之間,佛山、東營等20個城市跌幅在0.3%(含)~0.5%之間;張家口、海口等17個城市跌幅在0.1%~0.3%之間,太原、上海等9個城市跌幅在0.1%以內。
和去年同期比較而言,二手住宅同比下跌的城市個數為89個,數量較8月增加1個。鹽城、淮安等18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同比跌幅在5.0%以上,其中鹽城跌幅最大,為8.81%;南昌、哈爾濱等33個城市跌幅在3.0%~5.0%之間,昆山、保定等28個城市跌幅在1.0%~3.0%之間;邯鄲、漳州等10個城市跌幅在1.0%以內。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3年三季度,中央及各部委密集釋放樓市利好信號。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指出要“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此後,住建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推動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住建部延長居民換購住房個稅退稅優惠時間;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調整首付比例下限和二套房貸利率加點下限,指導商業銀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地方層面,各地政策出臺頻次加快,政策力度亦有所加大,調控工具以落實首套房“認房不認貸”、優化限購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為主。考慮到目前市場恢復尚不明顯,短期內核心城市供需兩端支援政策或將繼續發力,以助力市場加快恢復。需求側,核心城市或以下調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減免交易稅費等作為政策優化主要方向,同時一線城市郊區和核心二線城市主城區限購優化預期增強。供給側,部分城市或出臺企業紓困措施以緩解開發商經營壓力。整體來看,若政策持續優化到位,同時隨著置換改善需求逐漸入市,四季度核心城市市場有望企穩,而普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市場修復恐需更長時間。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