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記者 段思琦)3月22-25日,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江南大學合辦,濟南市人民政府特別支援,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齊魯工業大學等單位支援的第七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在山東省濟南市順利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奮楫篤行,臻于至善,在變局中尋先機創新局”,來自政府部門、監管機構、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嘉賓齊聚本次盛會,交流産業發展趨勢,探討最新科研成果,助推中國特殊食品産業持續創新與高品質發展。大會為期四天,共設有1個主論壇和13個分論壇,圍繞行業熱點、凝聚前沿研究、匯聚産業力量、連結行銷體系、展示行業成就、共商發展前景。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表示,特殊食品行業在食品工業中屬於高附加值、高經濟效益的子行業之一,成為保民生、保穩定、保供應、保就業的重要産業。推動特殊食品産業發展與進步,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在確保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同時,激發産業健康發展新動能,為創造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是時代賦予我們所有特殊食品産業人的歷史責任。
濟南市副市長馬保嶺表示,近年來,濟南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推進“康養濟南”建設,大力推動醫養、生物類産業發展。特殊食品頂層設計不斷加強,加快構建特殊食品産業佈局,持續優化特殊食品監管服務。不斷提升特殊食品科技創新能力,打造特殊食品産業集群高地,創新特殊食品品質安全監管模式,為特殊食品産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特殊食品作為一種重要的健康産品,在中國發展意義重大,潛在市場廣闊,為提高國民素質、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了積極重要的貢獻,受到社會高度、廣泛關注。要提高站位,認識産業發展意義;審慎求實,加快産業鏈協同發展;積極作為,確保行業升級行穩致遠。做大做強特殊食品産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做出更大的貢獻。
開幕式現場,為進一步發揮産業集群引領示範效應,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授予濟南市濟陽區“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特殊食品産業集群示範基地”稱號。
政策之音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周石平指出,當前,我國特殊食品消費空間巨大,為特殊食品的發展帶來十分廣闊的前景。希望各位企業家能牢牢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直面行業問題,加強交流溝通,聚焦創新發展,為推進産業創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宮國強評價到,中國特殊食品大會是探討我國特殊食品政策法規、科學監管、研發創新如何發展的高端交流平臺,對推動保健食品、醫療健康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産業發展,助力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育部全國食品類院係思政聯盟執行單位華中農業大學向異之老師表示,要進一步深化研學融合,傳遞營養健康的食品理念,優化合作培養食品人才的模式,深耕挖掘食品文化的內涵,用心用情培養現代食品行業所需要的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專業人才。
院士之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指出,資訊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為農藥創建“電子身份證” 實現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資訊化勢在必行。而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要想實現資訊化,需要做好基礎理論研究創新、檢測技術研究創新、檢測模式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表示,新時代下食品工業創新發展充滿機遇,但同時,也面臨食品消費升級與供給不同步,大宗原料貿易及成本不確定性增加,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受制於人等挑戰,這些挑戰都需要政府支援,産學研結合,大家攜手共進,共同突破。
(責任編輯:暢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