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三年,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再添一家。5月26日,證監會表示,為貫徹落實擴大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相關工作部署,近日,證監會依法核準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在北京市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根士丹利期貨”)。
《證券日報》記者據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期貨為摩根士丹利全資控股。摩根士丹利期貨是我國第二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也是國內第151家期貨公司。
2020年6月份,證監會核準摩根大通期貨為我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據證監會網站顯示,截至4月底,我國共有150家期貨公司,具有外資背景的期貨公司還有瑞銀期貨、乾坤期貨等。
公開資料顯示,摩根士丹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資銀行之一。今年4月3日,摩根士丹利的《期貨公司設立許可》被證監會接收材料。而早在2022年1月份,中國期貨業協會公佈的期貨公司高管人員專業能力水準評價測試合格人員名單顯示,摩根士丹利期貨三名擬任高管已獲通過。
近年來,國內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為吸引外資佈局期貨市場奠定基礎。“在期貨和衍生品法頒布實施以及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修訂背景下,我國期貨行業依法依規管理的法治環境已經建立,這也意味著期貨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條件更加充分,境外期貨公司依法參與境內期貨相關業務的條件已然具備。”物産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公司業務範圍不斷拓展,為期貨行業功能的進一步發揮、期貨公司多維度綜合經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必然會吸引境外期貨公司進入。
同時,外資期貨公司進入也將進一步推進國內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摩根士丹利期貨客戶既包括一些海外市場重要的金融機構,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産業客戶,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有助於提升中國大宗商品價格的國際影響力,也有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景川表示,外資期貨公司的引入將提升國內期貨行業競爭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境內期貨公司專業能力、增加和借鑒新的商業模式,提升境內期貨公司國際化視野和全球經濟服務的能力。
5月25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十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將繼續拓展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目前,我們已經向境外交易者開放了23個特定期貨品種,向QFII、RQFII開放了39個商品期貨期權品種。這其中,初級産品的佔比分別達到了96%和70%。我們將繼續穩步擴大期貨特定品種開放,拓寬QFII、RQFII投資範圍,吸引更多境外機構充分參與我國初級産品期貨品種定價,提升我國期貨價格的代表性和影響力,為産業企業提供更準確的價格信號。”方星海表示。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支援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境內期貨公司,不斷提升期貨市場運作品質,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