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港口街鎮的東湖濕地是鄱陽湖水系的一部分,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數萬隻包括青頭潛鴨、白鶴、小天鵝等珍稀品種的候鳥相繼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抵此地越冬,在清澈的湖面上嬉戲覓食,在似火的晚霞中展翅翱翔,場面蔚為壯觀。

 

近日,江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調研組一行到東湖濕地調研濕地保護立法工作,調研組詳細了解東湖濕地保護工作成效。鳥類對水質要求很高,尤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對棲息地環境十分“挑剔”,2023年冬季青頭潛鴨達到360隻左右,已佔全球種群數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有些青頭潛鴨青睞東湖獨特的生態環境,已經“定居”在東湖成為留鳥,這正是得益於港口街鎮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強化對候鳥保護的結果。



近年來,港口街鎮以打造生態美鎮為目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進湖區的退漁退捕和生態修復工作,來東湖越冬的候鳥也在逐年增多。同時,港口街鎮每年投入經費20余萬元組建黨員志願護鳥隊,每天兩次開展巡湖工作,清除天網圍網、救護受傷候鳥、宣傳護鳥知識,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呵護著東湖中的候鳥。


除此之外,港口街鎮還不斷探索生態資源價值轉化的新路徑,先後投資2000余萬元,在不影響候鳥的基礎上陸續建成天鵝湖景區、青頭潛鴨科普館等項目,結合生態休閒民俗、研學體驗路線,進一步豐富了文旅産業業態,有力帶動東湖周邊農戶增收,在“産業興旺、生態優美”的鄉村振興之路上大步前行。


據了解,2023年冬季,在東湖越冬的候鳥已超過2.5萬隻。目前,柴桑區正在積極為東湖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全力打造人類與候鳥共生、城市與濕地互融的新樣板。(文/圖 于若楓 楊文英)


責任編輯: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