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牽頭編撰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在烏鎮峰會上發佈。藍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增長到50.2萬億元,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在網際網路應用、網民數量、人工智慧發展等多方面領跑全球。


“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作用凸顯,5G、IPv6規模部署、算力總規模等多項指標居全球前列;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數據管理體制更加完善,數據基礎制度和數據資源體系加快構建;數字政務協同治理效能普遍提升,數字公共服務普惠便捷,‘數字為民’成效彰顯。”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總結道。


築基:數字基礎設施越發完善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293.7萬個,5G行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5G應用場景已覆蓋52個國民經濟大類,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旅遊等領域加速落地。


“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工業富聯展示的智慧機器人。光明網記者崔益明攝/光明圖片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到18.45億戶,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我國數據存儲量達724.5EB,同比增長21.1%,全球佔比達14.4%。


一個例子,可以更直觀地呈現出這種變化——十年前似乎遙不可及的5G網路,今天已走進生活。2015年,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5G網路首次亮相,引來一片驚呼和讚嘆。烏鎮峰會的十年,也是5G技術落地應用的過程。今年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6G呼之欲出。


“擁有全球最大的網民規模,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路和光纖寬頻……數字基礎設施規模日益擴大是中國數字經濟得以發展的基礎,全體網際網路企業都受惠於此。”知乎創始人周源的這番話,代表了很多網際網路從業者的心聲。


參會嘉賓正在體驗3D巧克力列印。光明日報記者陳海波攝/光明圖片


在多次參加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看來,十年來,移動網際網路對社會經濟的推動效能不斷增強。隨著實時通信、音視頻等基礎技術的齊備,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資訊接觸、人機交互的模式正在發生變化,人與數字空間的連接方式逐漸從“線上”轉向“在場”,更加立體可感,注重多向互動。


“數字中國打下的良好基礎,給後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大模型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崛起搭建好了舞臺。”周源説。


創新: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


11月8日,一場科技含量極高的比賽——2023“直通烏鎮”全球網際網路大賽人工智慧(大模型及數字人)專題賽決賽在烏鎮上演,各種大模型和數字人相關技術及應用讓人目不暇接。


與此同時,一場特殊的頒獎典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獎頒獎典禮也正在舉行,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域領先科技成果首發亮相。這是今年烏鎮峰會的一個重要變化——將往年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升級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領先科技獎,更好地鼓勵科技創新。


烏鎮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正在見證中國數字技術創新的巨大活力。


烏鎮世界網際網路科技館光明網記者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浪潮集團浙江區總經理王士勇多次參加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他至今記得,2016年參加“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時,“各家新産品新技術集中亮相,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技術、探討未來”。這種創新氛圍,也激勵著他們。在此後的歷屆博覽會上,浪潮相繼展示了人工智慧計算、雲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等多領域的創新産品。


數據顯示,我國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2022年,我國資訊領域相關PCT國際專利申請近3.2萬件,全球佔比達37%,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33.5萬件,同比增17.5%。資訊領域研究前沿核心論文份額和施引論文被引頻次份額位居世界第二,電腦科學論文被引次數持續位列世界第一。


“如今,全球60%的電腦技術專利、40%的人工智慧專利以及33%的半導體專利申請都來自中國。”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在今年烏鎮峰會開幕式上,為中國數字技術創新點讚。


普惠:數字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漫步烏鎮街頭,一家特殊的醫院引人關注。醫院大廳有一塊電子顯示屏,實時更新問診數據。這是全國第一家網際網路醫院——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建於2015年。經過8年發展,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已連接了全國31個省市的8000多家醫院和超過30萬名醫生。該醫院的技術提供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以健康醫療數據應用開放平臺和醫療大模型等為數字基礎,與多方合作共建醫學人工智慧應用,將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升級形成全新的烏鎮數智醫院。


烏鎮景區光明網記者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目前,我國網際網路醫院已經超過了1000家。《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3》指出,我國地市級、縣級遠端醫療服務實現全覆蓋,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用戶規模達3.64億人。


不僅僅是數字醫療。“我國産業數字化轉型也在全面加速。”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穎新表示,當前,農業數字化加快向全産業鏈延伸,農業生産資訊化率超過25%,精準播種、智慧灌溉、植保無人機等技術裝備大面積推廣,畜禽養殖數字化與規模化、標準化同步推進。數字技術與製造業滲透融合,形成新的産品設計、製造、物流等業務形態,提升産業鏈供應鏈協作效率。數字技術與服務業融合,成為支撐實體經濟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化的賦能效果,可以在今年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看到。本次展覽設置了數字技術、未來智造、數字鄉村、數字文旅、網路空間治理等主題展區和未來生活體驗區,觀眾可以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數字科技帶來的便捷普惠。

責任編輯:陳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