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經歷:剛和朋友聊天提起某款商品,打開手機購物APP後,首頁隨即出現同類産品的推送廣告;剛和家人商量休假打算去某地旅遊,某旅遊APP馬上“奉上”該地最佳旅遊攻略……如今,這種“聊啥來啥”的現象讓人們在接受“貼心”服務的同時越發感到疑惑:“怎麼就這麼準?難道是APP在‘偷聽’我們聊天?”


不少手機APP在開啟時都會索取麥克風、攝像頭等功能的許可權,因而很多人以為這是安裝和使用APP的必要前提。但很少有人計較,APP索取的相關功能許可權到底該有多少、範圍有多大,更沒有意識到過度索權背後可能暗藏個人資訊泄漏風險。


讓人擔憂的是,這種“聊啥來啥”的現象有一定的普遍性,且似乎有增無減。這是不是意味著自己隨身攜帶的手機某種程度上成了“竊聽器”?


從技術層面上講,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要APP獲得了訪問麥克風的許可權,就可以在後臺運作並監聽用戶資訊,當出現某些特定的關鍵詞時,其就可以記錄並上傳至伺服器,然後再給用戶推送相關內容。有的APP還跨平臺推送相關資訊內容。有專家介紹,目前許多軟體都會分析用戶的關注、收藏、評論、轉發等操作記錄,然後用於提供個性化內容。除了APP開發商,網際網路服務商也能通過收集用戶使用習慣、地理位置等敏感資訊,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


然而有多少人希望自己被過度關注?尤其是推送一些不明覺厲的廣告資訊?無論具體是哪種情況,上述“貼心服務”都會讓人感到不安,這種服務實在有點兒嚇人。


技術本不存在善惡,可如果這樣的技術被濫用甚至惡用,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享受了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就得讓渡一部分權益。問題的關鍵在於,任何讓渡都應該是有邊界、有底線的。即便一些運營商和平臺出於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等目的,需要收集一些資訊,也應該遵循“最小必要”原則,而不是肆無忌憚地成為一個資訊“吞金獸”。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在蒐集個人資訊後,還用科技、大數據、公益等名目包裝自己,以此擠兌傳統行業或者在資本市場撈取好處,這種現象已經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2021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已于近期正式啟動,個人資訊保護問題依然是此次活動的重要議題之一。約束無所顧忌的心、管住伸向用戶的手、尊重用戶權益、保證資訊安全,這是網際網路企業必須做好的事。一定意義上講,這也是實現行業長足發展必須跨越的一道坎兒。11月1日起,我國個人資訊保護法將正式施行,期待其落實能夠讓上述“貼心服務”儘快有所收斂直至銷聲匿跡。


責任編輯:徐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