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何努(右一)、臨汾市文物局專家李兆祥在察看灰坑。

山西的旅遊人特別愛説的一句話是:“中華文明的精髓在山西,中華古建的精華在山西,中華文化的根脈在山西”。説到根脈,必提帝堯。

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的堯文化研究都比較活躍。經初步收集整理,堯文化遺存涉及江蘇、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湖南等地。其中,以山西南部地區的遺存分佈最為密集。

資料顯示,堯,號放勳,姓伊祁。據傳,堯13歲(另説15歲)輔佐兄長帝摯,封于陶地(山西襄汾縣陶寺),15歲改封于唐地(今浮山縣南部與翼城縣境內),號為陶唐氏。18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今天的山西臨汾市堯都區)。

如今,在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秦蜀路南,有堯廟。堯廟始建於西晉,是歷代國祭帝堯,民祭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廟宇。現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民國時期鄉村民契

臨汾,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形輪廓大體為呈“凹”字型的盆地,海拔450米,四週山巒環抱,中部平川。東倚太岳山,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陜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畔得名。

2018年冬至,筆者陪同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以及臨汾市文物局專家,對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聖王山和北堯廟進行考古勘察。

浮山縣因有“浮山”而得名。相傳古堯時,平陽一帶,水漫為患,地勢如盆,堯王坐鎮平陽,或治水乘舟東行,或柱杖民間體恤,也曾避暑於此山,但見此山隨水而浮,水漲山長,水退山低,神奇不測,故此地遂以浮山得名。浮山位於上古時期鬥維之野與古三河域內,亦即帝堯活動中心地域的東部山區。

勘察期間,于浮山縣北堯廟村發現了一份民國年間關於接待北堯廟“山主”從臨汾堯廟到浮山北堯廟進行祭堯活動的鄉村契約。

歸納起來,此鄉村契約所透露的資訊大致如下:

一、事項:村民每年要輪流接待北堯廟之“山主”由臨汾堯廟到浮山北堯廟山祭堯。村民世傳,所謂“山主”,乃來自臨汾堯廟的主事者,此祭祀活動代代相傳。

二、時間:該契約的立約時間為民國十四年農曆十月十五日,即西曆1925年11月30日。“山主”在每年農曆十月十四日到達浮山北堯廟,十月十五日舉行敬獻祭祀活動,十月十六日返回臨汾。

三、每年農曆十月十四日晚間,村民需準備好四碟菜、四兩酒、捍麵菠菜湯,種地人獻羊一隻(山主出錢),山主出表一合、雙炮一把、鞭炮一挂;眾人負擔的費用包括十月十五日山主午飯十席葷素,十月十六日山主起身送行菜四碟、酒四兩、蒸食兩盤,牲口飼料四升等。

四、村民要“輪流應辦,不許失誤,恐後人紊亂推拖,留此簿按股所轉,週而复始也為證”。

五、老股有四個:一崔姓,二楊姓,三齊姓,四程與徐姓。後續有李、葛、趙、周等姓氏之村民。

為何臨汾堯廟“主事者”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都要到浮山北堯廟山舉行祭祀活動?此活動始於何時?浮山北堯廟與臨汾堯廟之間到底存在何種關聯、為何會在浮山建堯廟?

看來此鄉村民契並不簡單,其所隱藏的秘密緣由久遠,確有探討之必要。

浮山北堯廟早于臨汾堯廟300年

年代最早的《洪武ㆍ平陽志》(洪武十五年(1383年)刻印)殘存的半張浮山地圖中,繪製有浮山縣南北堯山和南北堯廟的地理位置,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關於堯廟在浮山縣的地圖資料。

浮山縣的堯廟幾乎可説是鮮為人知,甚至可以説是一個傳奇。因為近百年來,少有人看到過它的真容。事實上,浮山縣不僅有堯廟,而且有兩座堯廟;浮山縣不僅有堯山,而且有南北兩座堯山;浮山縣不僅有天壇,而且有南北兩座天壇。

《洪武ㆍ平陽志》記載,浮山乃“堯子丹朱食邑之地”;浮山縣域內有兩座堯山,分別稱南堯山和北堯山;各有帝“堯祠”一座,但稱位於北堯山的帝堯祠為“舊堯祠”。也就是説,似乎南堯山的堯祠建設年代要晚于北堯山的堯祠。據明嘉靖(1522年~1566年)《浮山縣誌ㆍ重修帝堯廟記》之碑文記載,南堯山之堯祠,曾在金皇統三年(1143年)正月三日,對鄙陋不避風雨的堯祠重修;又據元至大二年(1309年)春三月十三日《重修帝堯廟記》碑文可知,在1143年重修南堯山堯祠之後經過166年,又對其進行了重修。據此判斷,既然南堯山的堯祠建造年代遠遠早于1143年,那麼北堯山堯祠之建造年代更會早于南堯山的堯祠。

前些年,浮山學者在北堯山發現多塊原以巨龜托乘的唐代巨型石碑,但碑面上文字幾乎蕩然無存,只有個別字模糊可認。有一塊清同治九年(1870年)《復修北堯廟碑記》的殘碑,上有“陶唐管下”之大字清晰可見,不但説明至清代時此廟尚存,而且也説明這裡曾是陶唐氏(堯)的管轄之地。

另外,《浮山縣誌》還記載“南天壇在縣東堯山之南三里,有石壇三級,壇東有龍井,旱禱或應”。又記載似是“帝堯”(影印件上“帝堯”二字模糊)“墓在縣北二十里無碑刻”,此條是否與位於澇水北岸的堯陵相關還需進一步查證。

如今,走進浮山縣城,向東望去,巨型堯塑像所在的山,就是《洪武·平陽志》所説的南堯山,而其偏南三里佇立著電視塔的山,就是《洪武·平陽志》所雲石壇三級的南天壇。

歲月滄桑,如今雖浮山縣南北兩座堯山依舊,然兩座堯廟和兩座天壇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建築材料的碎片附近卻隨地可見。特別是在北堯山,現在還可看到很多自秦漢、隋唐到明清時代的磚塊。也就是説,早在秦漢時期,在浮山北堯山這裡就已經有廟宇建築存在了。

據考,臨汾堯廟最初建在河西,後遷移到了河東今天的位置,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晚于浮山北堯廟300年之久。這也許正是民國期間,臨汾堯廟“主事者”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都要到浮山北堯廟進行祭祀的緣由所在。因為浮山北堯廟的建設年代早于臨汾堯廟,浮山北堯廟則很可能是帝堯後裔最早祭堯的家廟。筆者之所以如此判斷,並非是主觀臆造,也非空穴來風,有來自考古學領域的權威支撐。

專家稱浮山北堯廟山乃帝堯之子丹朱食邑

據《中國文物地圖集》野外調查資料顯示,在浮山縣北堯山周邊,具有豐厚的、距今數千年的新石器文化分佈,包括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存。

由《北堯山堯廟村周邊新石器文化遺存分佈圖》可見,在北堯山堯廟村周邊,圍繞著北堯山,龍山文化陶寺型的文化遺存面積就超百萬平方米,且不包括北堯山(堯廟村)約45萬平方米的陶寺文化遺存。北堯山(堯廟村)約45萬平方米的陶寺文化遺存,涵蓋了陶寺考古文化的早中晚三期,這在晉南陶寺文化分佈區域內是極為典型和少見的。北堯山(堯廟村)陶寺時期的灰坑有多處,其中老百姓在建設窯洞砌墻時暴露出的一處,容積達到240立方米以上,足以説明其聚落的規模非同一般。


責任編輯:周思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