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遞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這一發明在為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快遞箱上多餘的膠帶、被丟棄的紙板,也正成為地球上日益沉重的負擔。來自北京中學的黃彥清和自己的小夥伴們關注到這一問題後,研發出一款可回收、可拆裝的快遞箱,讓以往的垃圾成為可以不斷迴圈利用的資源。

最初關注到這一話題,來自於小夥伴間的一次腦洞碰撞。兩年前,黃彥清在和同學們商量某個社會項目的選題時,有隊友提到有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快遞包裝袋幾乎跟著飄了一路。這個場景引發了隊友一系列的思考:這些快遞包裝用完該怎麼處理?用了這麼多塑膠要多少年才能徹底被降解?小動物要是吃到塑膠窒息死亡怎麼辦呢?過度包裝該怎麼解決……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燃起了同學們的一致興趣,研究主題由此確定。

“我們知道快遞垃圾很常見,但是一查數據還是被驚到了。”有數據顯示,2017年快遞行業使用了約110.5億個塑膠包裝袋、8億條轉机用塑膠袋、48億個封套以及4億卷膠帶。這是個什麼概念?打個比方,如果把這些塑膠袋排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280圈;擺在一個標準足球場上,則可以蓋出14000層的大廈。

既然快遞的需求持續存在,那能不能研發一款對環境友好、又能可持續利用的快遞箱呢?順著這個思路,他們在快遞箱的材料和結構上開始下功夫。“為了解決塑膠污染的問題,我們採用了新型無污染可降解的材料,同時還採用了可拼插的結構進行連接,這樣不僅可以方便拆卸和組裝,也可以做到大小不限。”然而真正設計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一開始團隊成員在8個拐角處設置卡扣,與側板進行拼接;但是後來發現,這種方式拆裝起來耗時又費勁。於是,他們對結構進行了簡化,直接利用側板之間的結構進行拼接。

目前,同學們正試圖通過眾籌推進項目進入試運營階段。“希望能更加了解目前的快遞産業鏈,在實際運用中發現我們之前沒有想像到的問題,比如快遞箱的抗摔性能等。”

在項目推進的同時,相關的拓展活動也在進行。“我們啟動了一個校園環保計劃。”黃彥清介紹,之所以要實施這一計劃,是因為他們發現在校園內出現了由快遞垃圾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學校提供了接收快遞的服務,也設置了回收快遞垃圾的分類垃圾箱,卻沒有專人負責清理在垃圾箱中堆積的快遞盒和紙張。項目組成員決定接過這一擔子。

清理出來的垃圾如何有效利用呢?成員們也早有了想法,“我們會對清理出來的垃圾進行分類,一部分直接進行回收,一部分用於舉行藝術展覽,同時也計劃著利用部分垃圾舉行一次變廢為寶的比賽。”

責任編輯:周思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