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典中國畫教科書《芥子園畫傳》,以獨特的“畫學—畫法—畫技—畫譜”結構,使對書自習成為可能。問世以來,《芥子園畫傳》被重印、重刻、增補多次,助益畫壇300餘年。近年來,隨著對《芥子園畫傳》多種傳世版本以及受其影響名家作品的不斷展示,追求還原初貌的四色印刷本逐漸增多,新編本不斷出版,美術界再掀“芥子園”熱。熱潮背後,是當下對藝術傳統的再發掘、再認識,是為當代藝術創新築牢文化根基的新嘗試。

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芥子園畫傳》作為習畫門徑的工具性,卻忽視了其圖像形式的影響力。相比較而言,明末清初幾部著名畫譜,如《顧氏畫譜》類似“歷代名家作品集”;《唐詩畫譜》不側重傳授畫技;《十竹齋畫譜》只提供書畫圖示,並沒有多少文字闡述;而《芥子園畫傳》則圖文並茂、技藝結合,梳理藝文脈絡,化繁雜于淺顯易懂。由此可見,《芥子園畫傳》面對的群體更為廣泛,它可為初學者、普通讀者、業餘藝術愛好者、識字工匠等,提供文人性的審美品位、繪畫圖樣、主題以及畫藝技巧的學習樣本。可以説,《芥子園畫傳》在藝術教育、傳播上所起到的作用,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在國外,《芥子園畫傳》同樣影響深遠。在朝鮮,繪畫主流呈現南宗文人畫至上傾向,與《芥子園畫傳》的影響不無關係;在日本,《芥子園畫傳》助推了南畫的發展,在翻刻過程中,其版印技術和調色法甚至對日本浮世繪産生影響;在歐美,《芥子園畫傳》成為普通人了解中國繪畫的重要窗口。從圖像文化、大眾文化和文化傳播角度來看,《芥子園畫傳》版刻的山水、花鳥樣式以裝飾意趣淡化了圖像的敘事性,這有助於消解外國人士因敘事繪畫帶來的文化隔閡,拓展對中國文化的認識與詮釋空間。

廣泛的影響力和圖像形式背後,是中國畫的創作觀和理法體系。自古以來,“文以載道”的道技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要義所在,這也使傳統文人畫更強調抒情寫意、注重畫理和技法的總結。如果單純以西方式的內容與形式來解析文人畫,勢必很難把握它的內涵精髓。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芥子園畫傳》以饾版彩色套印技術實現了圖像精細化表現。它以草蟲、翎毛、梅蘭竹菊以及山水等畫科、樣式來建構體系,實現樣式程式的“集大成”,將文人畫的高逸之品轉化為人人可依據口訣上手的平凡雅趣。其圖像形式既不是宮廷華貴之風,也不是木版年畫樸素之風,而是呈現“雅俗共賞”之趣味,滿足了明末清初以來廣大民眾對繪畫的研習與欣賞需求。

這種“雅俗共賞”的趣味,隨時代發展沉澱並演變成一種文化傳統。“雅俗共賞”是審美上樸素與精雅的融合。雅的俗化可以爭取更多藝術的觀眾,俗向雅靠攏則可以提高文化品位。在文化傳播、發展、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雅俗不斷融匯,融入民眾日常生活中,“雅俗共賞”成為中華美學精神的一部分。

民族藝術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載體,藝術傳統連接著文化的精神命脈。在這方面,《芥子園畫傳》可謂中國畫傳統的微縮景觀。創作上,“上窮歷代,近輯名流,匯諸家所長”的《芥子園畫傳》,其畫譜圖像既不是編者憑空臆造,也不是刻板複製。這種“自不宜作刻本觀,更不宜僅作畫譜觀也”的畫面,恰是創作者在對某一經典風格、樣式、圖式理解基礎上摹寫加工,進而賦予恒定母題以新的審美趣味的創新探索。應該説,其平衡了規範與靈活,有序而不僵化,組織得相當藝術。程式化的筆墨技巧,作為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藝術表現方式的高度概括,不僅向大眾傳播了中國畫技藝,也傳播了中國文化特質,以及文化創造、文化傳播的藝術立場。這種藝術立場,方是《芥子園畫傳》之於今天的另一重價值與意義。


責任編輯:周思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