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瘦一點,鼻子再高一點,眼睛再大一點……當下,一些扁平化、單一化的審美觀念正讓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陷入對容貌的焦慮之中。
“顏值”成為一門生意
面對鏡頭,網路主播小麥展示著剛購買的護膚美粧用品。復原蜜、爽膚水適合什麼膚質,口紅、眼影、粉餅如何搭配……吸引數千網友觀看。
除了美粧直播,如今各大社交平臺都開設護膚美粧專欄,人們以文字或者短視頻的形式分享著變美的秘密。在大眾追求美、崇尚美的年代,從美粧護膚到醫美整形,“顏值”正成為一門生意。
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化粧品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接近5000億元。2020年“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化粧品品類中,僅面部護理套裝一項的銷售額就超過110億元。艾瑞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95後”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説,護膚美粧和醫美消費由過去的“低頻次”“高消費”到如今成為較為固定的“日常支出”,其背後反映的是中國社會的消費升級。
容貌焦慮蔓延
每天花費2小時37分鐘照鏡子,去看整容醫生,想豐唇、墊額頭、墊下巴,並且駁斥“自信的女孩最漂亮”的説法。這是《聽見她説》之《魔鏡》中女主角齊溪所面臨的容貌焦慮。
現實生活中,無法忍受臉上有痘痘、細紋、眼袋等任何一點瑕疵,只要不化粧就覺得自己很難看……人們對“美”的標準越來越高。一旦被這些標準挾持,便容易陷入容貌焦慮,甚至厭惡自己,放棄社交。
在某社交平臺上關於“我所經歷的容貌焦慮”話題討論中,有網友評論稱,離開了美顏相機,感覺自己整張臉都是一個錯誤。
“化粧拯救顏值,整容逆天改命”,廣為流傳的口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為美麗買單的同時,也讓人變得盲目。更美App聯合BOSS直聘發佈的報告顯示,近70%的職場人士每月拿出超過20%工資收入進行“顏值投入”,14%的受訪人表示,每月“顏值投入”花費超過工資,他們中90後佔比超60%。
“現在感覺患上了醫美依賴症。”進行過多種“醫美治療”的王女士説,之前覺得臉瘦是一種潮流,就去打了瘦臉針;為了成為“電眼美女”又去做了雙眼皮手術;此後又去填充下巴。“做完之後,對療效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如果和理想的樣子有出入,反而更焦慮了。”
誰在製造容貌焦慮?
當廣告語從“你本來就很美”變成鋪天蓋地的“用過這款産品,你會更白、更美”,化粧品公司和醫美機構通過不斷強化消費者的觀念來製造需求,無形中向消費者傳遞了一種觀念:美是有標準的,不符合標準的美需要通過改造變得合乎標準。
半月談記者發現,一些醫美類App、線上AI顏值測試以及顏值鑒定師正通過美貌的標準來確定用戶臉部的缺陷,讓用戶陷入對容貌的焦慮,以此順勢推出相應的改善方案,讓用戶為“變美”買單。
與此同時,大眾傳播媒介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這種觀念。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路討論中,對他人容貌進行肆無忌憚的評論,甚至在一些網路社區中自發地製造出更加嚴苛的“美麗標準”。
韋文琦表示,在媒體和商家齊頭並進,讓“美”變得更加單調和狹隘的情況下,學會勇敢定義自我,接受自己,不讓根植于內心的自卑心態作祟,才能緩解容貌焦慮。如果焦慮已經嚴重影響社交生活,甚至出現過度整容傾向,則需要尋求心理諮詢,進行心理干預和治療。(刊于《半月談》2021年第4期 原標題:《容貌焦慮:為美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