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二手奢侈品電商倒春寒

2021-03-05 13:23:09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王維祎 | 責任編輯:楊俊康

二手奢侈品消費熱日漸升溫,背後見不得人的貓膩浮出水面。近日,閒置奢侈品平臺優奢易拍發佈《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提到,高倣比例逐漸提升,約32%高倣品在境外代購和消費者之間流轉,商家以“專櫃實拍視頻”“專櫃支援驗貨”等騙術引導消費者購買。基於此,二手奢侈品平臺想要實現長線發展,需要具備鑒別商品真偽的能力和手段,以此保護消費者的各項權益。

68%倣品是“一眼假”

直播間內一款的二手奢侈品、中古包被瞬間搶拍,昭示著行業火熱的同時,假貨讓國內的二手奢侈品行業捏一把冷汗。《報告》提到,2020年,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消費不斷增加,商品真偽鑒定需求持續增加。優奢易拍的商品鑒定數量是2019年的1.5倍。

鑒定的需求量增長,意味著在購買二手奢侈品時,商品的真假問題仍是顧慮。2020年,優奢易拍鑒定商品的綜合正品率為32.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從鑒定數據來看,約68%的倣品做工明顯不符合品牌工藝,屬於“一眼假”,售假商家以“專櫃實拍視頻”“專櫃支援驗貨”等騙術引導消費者購買。

約32%為高倣,做工可達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的程度,被售假商轉于國內同行、境外代購和消費者之間。據往年數據顯示,隨著高倣比例的增加,我國倣品市場正在從以前的“倣形、低價、走量”逐步向“高倣、高價、追求單件利潤”轉變。

消費者對商品的真偽顧慮也源自中國奢侈品行業暫時未建立完善的行業標準,引起了假貨氾濫等行業亂象。

有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品牌方不提供鑒定服務、普通消費者缺乏鑒定能力、交易場所逐漸轉移到線上、社交支付功能完善,導致銷售假貨的渠道更多、成本更低、消費者維權更難。我國的二手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平臺真假混賣,商品真倣難鑒,使得貨品來源難以追溯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刻意隱藏新舊等級

二手商品退換貨問題是交易中的一大漏洞,奢侈品類也難逃售後的“坑”。《報告》中提到,二手奢侈品的出售需標注新舊等級,不少商家為了儘快售出商品,往往會隱瞞瑕疵,並沒有按照二手奢侈品新舊等級評級標準進行標注,消費者收到不符合評級標準的商品自然會感覺受到欺騙,從而申請退貨。

《報告》指出,除因為買到倣品造成的退貨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售出商品的圖片與收到的實物新舊程度不符。對於電商平臺來説,合理的售後保障政策、合理的倣品排查機制、商家認證體系的完善、定期自檢抽查,將會是電商平臺爭奇萬億級奢侈品市場勝負的關鍵。

二手商品成色與賣家介紹不符,也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有不少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在胖虎奢侈品平臺買到的商品與直播間內的介紹不符。一位匿名用戶投訴寫到,她在胖虎的抖音直播間購買一款古馳的包袋,直播間內介紹該商品為“成色95新,接近99新,並未提到包有破損處”,但該用戶收貨後,商品情況為“內側破損”,出現蹭掉皮現象,這一情況與直播間描述不符,於是發起退款。上述用戶在與胖虎客服溝通時被告知,“只能補色,不能退款”。

另外,一位名為“施藍—Qir”的用戶在黑貓投訴中表示,在胖虎直播間內,一款商品介紹內容為“沒有什麼瑕疵,正常使用感”。當用戶實際收到商品後發現,脫色、磨損嚴重,與直播間描述不符。對於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嘗試聯繫胖虎奢侈品,併發送採訪內容,但胖虎奢侈品暫未給出回應。

不過,在法律人士看來,二手商品作為特殊商品雖然不適用於“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規定,但還是會有損平臺、品牌信譽。

行業鑒定能力需提升

疫情以來,二手奢侈品與直播帶貨的合作愈發緊密。直播能否讓二手奢侈品突圍?北京市專家管理辦公室奢侈品鑒定評估專家、優奢易拍創始人張琛認為,二手奢侈品直播的衰敗已成定局,“雖然直播形式作為傳統二手奢侈品售賣方式的補充是有一定價值的,可結合底價清倉特賣活動,但它無法成為二奢行業的主流銷售方式”。

有電商行業從業者指出,平臺入局直播分羹紅利,只能是開拓渠道,但隨著流量被瓜分,直播的故事只會越來越難講。不同平臺的直播間存在冰火兩重天的現狀。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市場不斷成熟、用戶不斷成長,直播間的“饑餓行銷”效果將式微。

對於市場前景,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張夢霞表示,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巨大存量為二級市場發展提供了基礎,一個健康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首先應該具備鑒別商品真偽的能力和手段,使得流通的二手奢侈品是真品。

北京商報記者王維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