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牛年春節臨近,珠寶首飾産品也迎來了銷售的旺季。老話説“穿金顯富貴、戴玉保平安”,珠寶首飾的“材質觀”一度成為消費者選購産品的主要依據。而近年來,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人們對珠寶首飾的消費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名貴材質,更加注重産品的設計與性價比。
受2020年疫情影響,傳統珠寶行業積極組團“上雲”,為行業拓展了新的銷售渠道與零售方式。運用新型加工設備,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創意元素,為消費者留出更多價格空間。豐儉由人的行銷模式,讓消費者選購珠寶首飾有更多選擇,讓越來越多愛美的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産品。
産地“上雲”價格低
河南省鎮平縣石佛寺是國內知名的玉雕集散中心,素有中國玉都之稱。“往年來拿貨的客商絡繹不絕,去年受特殊情況影響,産地進貨的客戶少了。我們日常的生産經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石佛寺萬玉市場一商戶向記者介紹。
為了打通玉器銷售渠道,去年5月,中國南陽玉雕節首次“上雲”,5天累計網路銷售額達到1.97億元。“雲上”強大的銷售實力,讓很多從事傳統玉器加工的商戶看到了商機,也為直播帶貨行業帶來新的增長。
石佛寺鑫濤玉器的負責人張濤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從去年中旬開始,玉器加工企業線下銷路受阻,逐漸接受線上的銷售模式,‘一件批發價’也成為玉器銷售的新手段。拿貨的客商少了,品質高的産品擺脫經銷商‘壟斷’,以新零售的形式呈現給消費者。玉器工廠需要快速的資金週轉,現在市場上好貨多、價格實,消費者通過直播可以真正享受到一手貨源的工廠價。”
“機雕手修”更實惠
1月24日,記者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走訪了解到,材質與工藝是決定一件珠寶首飾價格的重要因素。一位銷售翡翠的商戶向記者介紹:“現在,手工雕刻的費用很高,價格從500元到上萬元不等,拋光費用從20元到300元不等,主要是取決於工藝的細度。”
隨著珠寶首飾行業製造工藝的不斷升級,大量先進的加工設備節省了人工成本。電腦數控精雕的普及,降低了工藝成本。機械加工的玉雕産品,其工藝並不遜色于手工雕刻。
“市場上有些標著手工雕刻的玉器,其實都是電腦精雕的産品。”張濤向記者介紹:“現在很多雕刻産品都是先由精雕機打出大致形態,再由工匠對細節部分進行二次加工,行話叫做‘機雕手修’,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工時成本。一件50克左右的貔貅手把件使用機器雕刻,工藝成本只需要50元左右,加上人工後期手修,工費也不會超過100元,在保證工藝品質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成本。市場上這樣的産品很多,高性價比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選購。再比如,鑲嵌戒面如果用機械成型的925銀戒托直接鑲嵌,費用在幾十元左右,而手工定制戒托的費用就需要百元以上的價格。”
理性消費不攀比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有這樣一個橋段,主人公如懿利用紅瑪瑙和紅玉髓的相似之處,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宮鬥危機。
“這個情節,是有一定依據的。”北京潘家園經營玉髓首飾的李蘭向記者介紹:“很多天然寶玉石的視覺相似度很高,但是價格卻是相差巨大。以帝王綠翡翠戒指為例,其價格都在‘五位數’以上。而採用925銀鑲嵌的綠玉髓戒指,價格均在百元以內,價格相差近萬倍,但是佩戴的效果卻不亞於帝王綠翡翠。再比如,人工合成的莫桑鑽,數據表明其凈度、切工、折射率均接近天然鑽石,隨著生産工藝的普及,如今每克拉已經降到‘兩位數’。”
王女士對記者説:“年輕人選擇首飾,並不盲目追求名貴。設計時尚,顏色好看就行了。戴首飾是為了美,根本沒有人會拉著你的手,去鑒定一下你戴的是祖母綠還是人造水晶。”
對此,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與文化創意藝術委員會主任馮穗君表示,在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的今天,對生活美好嚮往的要求也在提高,除了滿足生理和使用上的需求,視覺美感、收藏價值、情感承載等藝術上的需求更是不斷增加。
“現在,各行各業都加大了對産品、企業的綜合藝術設計力度,希望在産品和企業形象上符合社會和消費者的藝術追求。所以,對於各産業來説,把藝術與自身産品、藝術與企業發展道路進行融合,是未來的大趨勢,也是民族‘文化復興’的體現。”馮穗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