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人 潘仕學
曾經常年在外打工,洗過車,做過鞋,開過琴行。偶然的機遇,讓他重拾父親的銀匠工具。學手藝,開店舖……幾年前,他回到家鄉,和鄉親們一起讓銀匠村又響起打銀的叮噹聲。
第一次創業成為銀匠
潘仕學的老家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麻料村,這個坐落于群山環抱的小村寨,銀飾加工已有600多年曆史,素有“銀匠村”之稱。由於手工鍛造受到機械化生産的衝擊,銀匠紛紛外出謀生,銀匠村逐漸不見了銀匠。“父親年輕時也專門打銀飾,村裏經常響起打銀的叮噹聲。”因為家裏窮,聽著叮噹聲長大的潘仕學,高中之後反倒四處漂泊,“洗過車、開過琴行,也進過皮鞋廠和傢具廠,可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
潘仕學手工製作的銀飾産品。涂 敏攝
2008年回家過春節,潘仕學到久居凱里的堂哥家做客,沒想到自己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
“堂哥開店做銀飾,剛坐下沒聊幾句,就問我要不要跟著他一起幹。”想著既能照顧家還能掙到錢,再看一長串的訂單,潘仕學滿眼羨慕。
當天趕回家,潘仕學立刻將父親的工具打包,第二天便返回凱里,跟隨堂哥學起手藝。出乎意料的是,沒過多久,堂哥將他“趕”了出去,讓其自立門戶。
儘管只掌握些基礎技能,但潘仕學不想放棄,決定學多少用多少。他發現,銀飾這行離不開技術和客戶,兩者掛鉤才能生存。“除了學到的傳統樣式,我還上網找了不少年輕人喜歡的新潮圖樣,把它們融合起來再打樣。”
為找尋客戶,每逢有人到周邊店舖收貨,潘仕學就拿起自己打的樣上前自薦。看到他的飾品工藝精細,款式新穎,報價還低,有些客戶願意嘗試,一來二去,訂單漸漸就有了。
“多的時候,客戶一次性訂上百隻手鐲、戒指。”隨著客戶逐漸穩定,潘仕學在凱里順利開起店舖,“靠著這門手藝,終於找到了喜歡的事業。”
第二次創業非遺觸網
線條是否流暢,圖案是否精美,整體是否和諧……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工序繁雜,真要上手,並非像外行認為的那般簡單。
“工藝講究細緻,注重細節,得嚴格要求自己,打穩基礎。”憑著一股較真的勁頭,潘仕學的銀飾愈發走俏,“改的次數多了,審美也提高不少,他們都喊我‘返工高手’!”
從設計到製作,從包裝到發貨,潘仕學一人撐起店舖。沒做幾年,電商又成為備受追捧的焦點,他也不甘安於現狀,盤算著走條新路子。
培養客戶、開拓市場都需要從頭來過。為節約成本,最艱難的時候,材料只能變著花樣省著用。“一斤原材料,做成産品拍完照片後,重新熔掉,再做成其他樣式,反覆迴圈著用。”好在摸索了半年多,潘仕學的網店活了下來。
為更好地打開市場,讓銀飾産品走進年輕人生活,潘仕學選擇將其拆分、簡化,創新設計。“較大的頭飾可以變成小的胸針、吊墜,方便點綴生活。”每次投放新品,他還注意收集網友留言反饋,有針對性地調整、改良。
潘仕學手工製作的銀飾産品。涂 敏攝
此後,潘仕學還抓住機會參加培訓,提升工藝流程、産品設計等經驗。依靠邊做邊推廣,潘仕學一年賺到20多萬元,如願嘗到非遺觸網的甜頭。
第三次創業
探索農旅
2017年底,潘仕學響應政府號召,返鄉創辦工作室。“蜷縮在城市的角落裏,難以看到銀飾的未來,得找回它的根。”
2018年3月,潘仕學的工作室正式運營。“如何吸引銀匠返鄉?關鍵要讓他們看到,做回老本行,能過上好日子!”憑藉積累的電商經驗,他開啟線上直播,很快成了網紅銀匠。
“2020年訂單破了百萬,線上佔七成。”為保證按時交貨,帶動更多人增收,潘仕學一邊將過半的訂單分給村寨其他師傅,一邊繼續開拓新的銷售平臺,增加客源,“只有更多的訂單,才能吸引更多銀匠返鄉發展,村寨才能旺起來。”在潘仕學的帶動下,已有10多位師傅返鄉創業,村寨新增銀飾鍛造工坊14家,總數達16家,平均每家年收入超20萬元。
手藝人過得好,年輕人才肯學。工作室成立後,潘仕學還收了兩個徒弟,年紀均20歲出頭,“兩個小夥子踏實肯學,有自己的審美和想法,更能精準對接年輕人的需求。”
“來自全國各地學習、體驗苗族銀飾鍛造技藝的學生、遊客不斷增加,帶動了銀飾銷售和餐飲消費,農村旅遊有了雛形。”新的一年,潘仕學在做好銀飾的同時,還開起農家樂,做足傳統手藝大文章。
如今,沿著細長的石板路穿行村寨,每經過一家工坊,都能聽到裏面傳出清脆響亮的叮噹聲……
上圖:潘仕學(左)給徒弟做示範。 下圖:麻料村全景。 涂 敏攝
小貼士
銀飾的清洗與保養
清洗方法:銀飾跟空氣接觸容易氧化,形成氧化硫,呈黑色或少許暗紅。可用蘇打水配鹽,放在不銹鋼的盆裏煮沸,待銀飾表層的氧化硫軟化,隨即用軟毛刷輕輕揉搓,再用乾淨的布或紙巾擦拭乾凈。或擠少量牙膏到銀飾表面,用軟毛牙刷輕輕刷洗,待黑色部分逐漸消失,用清水沖洗即可。
保養方法:銀飾最佳保養方法便是堅持佩戴。人體的皮膚會分泌油脂,與銀飾摩擦,使其更加光亮;佩戴時,銀飾也會與衣服摩擦,使其保持乾淨。未佩戴時,需密封裝好,防止氧化變黑。
銀飾佩戴一段時間,可用牙膏簡易清洗,保持光亮,平時可用專業的擦銀布擦拭。喜歡游泳的朋友,則要摘下銀飾,更要避免與溫泉、海水接觸。(記者: 蘇 濱 涂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