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社會的進步與審美的多元,人們對美的需求不斷提高。在醫療技術革新的推動下,醫療美容行業近年來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但在目前,醫療美容市場仍存在不少問題,非法經營、安全風險、維權困境等行業亂象頻繁曝光。由於兼具醫療屬性,醫療美容一旦處理不當,不僅無法“變美”,甚至可能危害生命,讓微整形變成“危”整形。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出手整頓、規範醫美市場。面對發展的十字路口,醫療美容市場亟須“凈化”。
醫美行業發展迅速
何謂醫療美容?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人們日常的化粧、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方式的美容,則屬於生活美容,主要是對人體進行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
當前,中國醫美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有研究分析,近年來,我國醫美行業增長率均維持在20%以上。《2018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當年中國正規醫美市場規模高達4953億元,大部分省份的醫美機構數量以超過10%的年增長率快速增加。在供給和需求端的合力下,一批線上醫美平臺也隨之出現。這些線上平臺可以提供醫美查詢、挑選和預約等服務。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審美觀念的提升,年輕人對美的追求越發強烈。“顏值經濟”的風靡,帶動了醫美、健身、護膚、彩粧等産業的發展。而醫療技術的蓬勃發展,則為醫療美容行業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據第一財經數據中心發佈的《2018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其中,“90後”女性用戶希望通過醫美手段讓眼睛更大、鼻子更高、臉部更瘦、皮膚更光滑;“90後”的男性用戶則更青睞植發、除皺等醫美項目。
違法亂象已成痛點
一面是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一面是醫美機構雨後春筍地出現,儘管醫療美容“看上去很美”,其背後卻存在諸多暗角。非法經營、醫療事故等諸多亂象頻頻登上黑名單,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點。
按照規定,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場所必須是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後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機構核準的每個醫療美容科目均應配備一名以上相應專業的美容主診醫師,開展符合《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規定的診療活動,機構內的醫生持有相應專業的醫師執業證書、護士持有護士執業證書。
但受到獲利豐厚、違法成本低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的醫美市場上仍充斥著不少黑診所,仍有不少生活美容機構違規開展醫療美容項目。這些非法醫美機構的醫生,大都沒有專業資質,僅憑在培訓機構的幾天“速成課”,便搖身一變,成了替消費者開刀、注射的“美容專家”。近年來各地發生的由整容引發的醫療事故,大都源自非正規機構、非專業醫生。
産品風險同樣是造成醫療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在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産品70%是假貨和水貨。這些假貨和水貨未經過食藥監部門的審批,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由於發展迅速、有利可圖,一些其他領域違法行為也盯上了醫美行業。近年來,有貸款機構同非法醫美機構“合謀”,打著零抵押、零擔保、低利息的幌子,向消費者提供“美容整容貸”。實際上,這些貸款産品暗藏諸多隱性條款,不僅貸款利率高,而且還貸要求苛刻。據衛生監督部門執法人員透露,貸款平臺往往和非法醫美機構聯手獲益,部分“美容整容貸”平臺通過連結廣告等形式,賺取廣告費用;一些非法醫美機構則會主動為消費者推薦所謂“安全可靠”的貸款機構,促成雙方獲利。
健康發展需要合力
對於醫美行業的亂象,相關部門近年來加強了打擊舉措。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國家衛健委等7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其間,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醫刑事案件、涉藥品安全案件1219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899名,搗毀制售假藥黑窩點728個,總涉案金額近7億元。
近期,北京等地也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對各類醫療美容機構、生活美容場所等進行規範,嚴厲打擊各類無證醫療美容服務行為,保障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秩序的安全穩定,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運動式”的打擊之外,醫美行業的健康發展,也離不開各方合力。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長張斌表示,作為新興行業,醫療美容在發展早期存在著無序競爭、法制滯後等問題。在此過程中,政府或者行業協會有責任做好公共教育,創造良好的産業氛圍。
有業內人士呼籲,應持續加強醫美行業的全鏈條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非法培訓、非法製品等行為,讓整個醫美行業管理規範。
除了加強監督,國家衛健委也表示,將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以醫療美容等社會舉辦醫療機構為切入點,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制訂行業管理規範和技術標準,規範執業行為,維護行業信譽。
目前,我國整形外科醫生面臨人才緊缺的現狀,醫美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高於醫美人才的增長速度。因此,一些民營醫美機構缺乏醫生資質的現象十分普遍。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表示,目前大部分民營醫院和部分非教學公立醫院的整形外科醫生通過參加會議和培訓班等方式學習整形外科技術,這樣做很不規範。在一些國家,要成為整形外科醫生,必須在3年—5年的培訓基礎上再接受3年的整形外科專科培訓並通過考試後才可獲得執業執照。她建議,我國應儘快建立整形外科專科培訓制度,加強整形外科專科培訓基地建設,並逐步取締非專科醫師的不規範從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