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性格》視頻截圖
《漢字的性格》是一部手繪二維動畫作品,該作品立意來自於趙孟頫手卷《大乘妙法蓮華經卷第三》這件傳世名作的邂逅、觀看、分析與想像。作品素以符號、文字、語言為核心創作點的藝術家徐冰,此次更是運用動畫的形式使觀者在漢字演變的歷史中了解漢字書寫與中華民族特殊性形成的關係;今天中國文化的內核與能量;以及未來中國在人類新文明建設中所起的可能性作用。對於世界認識中國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作品《漢字的性格》以手繪的二維動畫形式展開,其基調是以黑白為主,稍加朱色勾勒及舊宣紙底色的渲染。由21米的寬幅螢幕,5台高清投影,多聲道而成(此次展覽由於條件所限,後改為12米寬)。寬幅螢幕的形式猶如中國傳統的卷軸鋪開,引觀者入畫。整部動畫巧借中國畫散點式的構圖方法,角色的造型和筆法風格是混雜的、趣味性與滿眼想像力的,但實則都與中國書法用筆發生內在的聯繫。動畫中,每個內容模組都從書法的一個特定的角度討論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各個部分內容既可獨立存在又實為作品的一部分,在嚴謹的邏輯連結下,生長出無限的可能性。這與以往動畫的線性敘事模式完全不同。散點式的《漢字的性格》時長16分56秒,所承載的資訊量巨大,即使迴圈觀看也不會産生厭煩感。觀者可以隨意遊走在畫面之中,如入自然之境;又可選擇性收看畫面內容,且不論何時入畫出畫均可,這與欣賞中國畫時以心取景的手法同構。
徐冰作品中角色的動作與用線極其質樸甚至有點“拙”,但在其“拙”的外表之下,卻透露著一個講究的藝術家對於藝術作品的“度”的控制。近17分鐘的動畫中萬餘張手繪的線的粗細、濃重是統一的,所勾之線的力道是要“吃”到倣古皮宣紙裏面,而非浮在表面之上,但又不能過分“吃”透紙張的。動畫中的很多描線都是縮小原畫後經由拷貝臺再次勾勒的。經縮小再放大後的線承載了無限豐富的水墨層次與微觀細節的力量。對於軟筆與宣紙纖維相遇之時的不確定性的調控,體現了一個藝術家的品質。在如此龐大而駁雜的動畫中,藝術家故意保留其初次接觸動畫時的新鮮與生澀感,留白給觀者以想像的空間。
徐冰
徐冰,1955年出生於四川重慶,在北京長大。1975年,文化大革命時下鄉待了兩年。1977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198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並留校任教。198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于1990年移居美國,居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2008年回到北京,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職務。
徐冰的作品曾在加拿大國家藝廊、澳洲國家藝廊、和南非、倫敦、紐約等地展出過。他是美國1999年7月麥克阿瑟獎(en:MacArthur Foundation)“天才”獎(Genius Award)的得主。當時獎項頒發給他的原因基於“在書法和版畫上具有原創性、醒思、直觀的能力,替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榮獲福岡亞洲文化獎藝術・文化獎。
重要個展:
2013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 V&A美術館 倫敦 英國
2013 “漢字的性格” 馬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 馬薩諸塞州 美國
2013 “文字寫生” 阿什莫爾美術館 牛津大學 英國
2010 “芥子園山水卷” 波士頓美術館 波士頓 美國
2008 “石徑” 德累斯頓國家美術館 薩克森州 德國
2007—2010“鳳凰” 今日美術館 北京 中國
2007 “地書——畫語” 紐約現代藝術館 紐約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