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生大使解密中蘇論戰

   嘉賓:中國前駐烏克蘭等多國大使 姚培生
   時間:08年12月12日下午15:00
   簡介:在外交部解密的第三批檔案中,中蘇論戰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姚培生大使和另外三名外交官組成了一個檔案鑒定小組,從06年開始著手解密工作。今天我們能從這近600卷的解密檔案中看到什麼?涉密程度最高的《中蘇兩黨會談記錄》為什麼決定“一字不落”的全部開放? 姚培生大使解密中蘇論戰背後的故事。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姚培生大使解密中蘇論戰

活動描述

  • 嘉賓:中國前駐烏克蘭等多國大使 姚培生
            時間:12日下午15:00
            簡介:在外交部解密的第三批檔案中,中蘇論戰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姚培生大使和另外三名外交官組成了一個檔案鑒定小組,從06年開始著手解密工作。今天我們能從這近600卷的解密檔案中看到什麼?涉密程度最高的《中蘇兩黨會談記錄》為什麼決定“一字不落”的全部開放? 姚培生大使解密中蘇論戰背後的故事。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網,這裡是正在直播的中國訪談·世界對話。在外交部解密的第三批外交檔案當中,中蘇論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有近600卷的內容。姚培生大使全程參與了解密的過程。今天姚大使在我們的節目當中將為我們大家介紹解密檔案背後的故事。

    姚大使你好。

    2008-12-12 15:01:47

  • 姚培生:

    你好。

    2008-12-12 15:02:23

  • 中國網:

    非常感謝您到我們的節目做客。您參與了解密檔案的全過程,為我們介紹一下您工作的情況,我們能從解密的檔案中了解到什麼?

    2008-12-12 15:02:33

  • 姚培生:

    我簡單介紹一下。2006年,外交部歐亞司的領導委託我參加解密1961年—1965年的檔案,當時去的一共有四個人。這部分檔案還是比較多的,大概接近600卷。我們當時很仔細的一本一本閱讀,因為是幾十年前的檔案,不像現在看電腦那麼清楚,當時很多都是手寫的,所以我們很仔細的一頁一頁的進行翻閱。

    經過大概4、5個月,我們就把這些檔案全部看完,而且主要是審查哪些可以開放,哪些不可以開放。審查以後交給檔案館,檔案館再把檔案送到歐亞司進行審查,歐亞司審查以後再送到部裏審查。我們在解密過程中還是非常認真的,畢竟涉及到很多重大的問題,有的同志還沒有把握説這卷能不能開放,我們還互相討論。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們把檔案全部審查完,絕大多數都是開放的,後來部裏也審查通過了。

    2008-12-12 15:02:53

  • 中國網:

    這600卷包括什麼樣種類的文件?

    2008-12-12 15:05:54

  • 姚培生:

    這600卷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和第二批開放的種類差不多,但數量比較多。種類有外交部和使館來往的電報,這個量佔的非常大。還有各種各樣的請示報告,使館給國內請示的報告,還有使館發回來的調研報告。還有大量的外交交涉記錄,比如國內和駐華使館交涉的情況,都有詳細的記載。還有一些照片、資料,駐外大使、國家領導人在活動中的資料,這些都有。種類和以前的差不多,當然內容主要涉及到中蘇關係,這屬於我們解密的範圍。

    2008-12-12 15:06:09

  • 中國網:

    我們能夠看到哪些在這段時期大事的記載?

    2008-12-12 15:06:54

  • 姚培生:

    1961年—1965年,中蘇關係從原來的友好,到不友好,到最後要對抗的狀態,這個過程在檔案中比較清楚地記載了下來,用我的話説是一年不如一年,關係一天不如一天,氣氛一天比一天緊張,主要是當時我們開始了兩黨之間的爭論。

    當然,也有一些合作,不完全是爭論的。比如60年代發生的幾件大事,61年日內瓦會議,主要討論印度支那的寮國問題。64年的越南抗美鬥爭,我們和蘇聯如何支援越南,其中包括蘇聯武器軍火、裝備通過我們運給越南,這裡我們有一些合作。中蘇關係之間的內容比較多,兩國之間各種交涉的情況都有詳細的記載。如果想了解中蘇關係是如何變化的,我覺得這段時間的檔案值得去看看。

    2008-12-12 15:07:11

  • 中國網:

    我們注意到第三批解密檔案的時間集中在61年到65年的階段。您能為我們梳理一下這幾年當中,中蘇關係發展的道路嗎?中蘇論戰産生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2008-12-12 15:10:50

  • 姚培生:

    中蘇論戰的背景這話説出來很長,可以寫上一兩本書,但是我可以概括地説一下。中蘇論戰要講歷史的因素,那就是蘇聯搞大國主義,這恐怕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們在論戰中也批判了蘇聯的大國主義。

    我們革命勝利以後,在建國初期,蘇聯還看不起我們,史達林當時也看不起我們,赫魯曉夫執政以後,很多方面也看不起我們,這也是一個因素。

    在新中國建立以後,對於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儘快的從廢墟中把國家治理好,我們要經過一個探索過程。這個過程當然有很多理論問題,我們和蘇聯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中蘇爭論,有人經常説到底爭論的是什麼內容?你們可以看看檔案,我後來歸納了一下,在國際方面,我們主要是批判蘇聯搞的“三和路線”,和平共處、和平過渡、和平競賽。和平共處就是和帝國主義和平共處。“三和路線”我們批判它是要搞蘇美合作,主宰世界。我們當然是不同意的,因為赫魯曉夫曾經有一句話很形象,他説“蘇美兩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聯合起來,誰也不敢碰我們,我們再用手指頭嚇唬它一下,就足以使它安靜下來。”這是國際方面的。

    2008-12-12 15:11:42

  • 姚培生:

    在國內方面,我們主要對蘇聯做的一套東西不贊同。比如它提出“全民國家”“全民黨”,我們認為這是不符合馬列主義的,是取消無産階級專政、取消階級鬥爭,赫魯曉夫搞的這一套就是背離了馬列主義。當然,要想詳細地了解中蘇爭論的內容,可以看看1963年—1964年《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編輯部發表了9篇文章,專門評論蘇共中央1963年7月給他們黨員的公開信。這封公開信對我們進行了全面的指責,説我們的理論問題,他認為我們做得不對,不符合馬列主義。我們也説他們不符合馬列主義。當時我們對這封公開信寫了9篇文章,所以歷史上叫9評。

    第一評講的是,中共和蘇共到底有哪些分歧,在國際、國內問題上進行了羅列。第二評講的是史達林問題,當時赫魯曉夫在1956年蘇共20大報告中把史達林全盤否定了,説他是劊子手,否定他的詞已經到了極端的程度。我記得我看到一個檔案,是1961年在蘇共22大招待各國共産黨的宴會,還説了這麼一句話,他説“他不是什麼聖人,他是一攤糞。”後來我們的文章説,你怎麼想到一個國家在一個極端專政的人的領導下取得這麼大的成績。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和他們有分歧。

    2008-12-12 15:13:08

  • 姚培生:

    還有南斯拉伕問題。南斯拉伕現在解體了,原來南斯拉伕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他的意見和多數的馬列主義黨不合,搞他自己的一套,我們認為它搞的是資本主義,蘇共不認為他們搞的是資本主義,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分歧。還有殖民主義問題,戰爭和平問題,蘇聯國內問題,我們一共發表了9篇文章。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把這些文章看看,大概有16、17萬字。這些全部是我們的觀點。

    當時中蘇兩黨在會談中,我看到這個檔案,裏面的對話還是比較平靜的。雖然講話都不客氣,但是總體是平靜的,語氣也不像9評裏面那麼激烈。到底有哪些分歧,由於時間關係我不可能講那麼多,我希望有興趣的網友或者學者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看看。後來有很多學者寫了很多書,發表了很多文章,對中蘇論戰都有一些評價,都有一些看法。

    2008-12-12 15:24:46

  • 中國網:

    您拋磚引玉的介紹已經勾起了很多網友想去察看這個檔案的興趣。您剛才也介紹到公佈的檔案裏有《中蘇兩黨會談記錄》,我們了解到,這是所有檔案裏機密程度最高的。但是最後決定一字不落的全部解密,為什麼?是不是在這之前有過爭執?

    2008-12-12 15:26:35

  • 姚培生:

    我們對這個東西還是採取比較慎重的態度。因為那是當時兩國最高領導人的對話,而且談的都是原則問題。後來俄羅斯已經把這個解密了,我們也覺得這段歷史應該讓後人知道,究竟談了一些什麼內容。我認為這個文件的公開對我們了解中蘇關係的過程很有幫助,特別是在一些理論問題上。

    當然,小平同志在1989年見戈巴契夫講:他是當事人之一,不是無足輕重的人,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雙方説了很多空話。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當時的情況下為什麼説這麼多話,為什麼要展開爭論?我認為作為後人來看的話,是有研究價值的。特別是在理論問題上。我覺得有興趣的人還是應該查閱一下。當然,這9次會談的記錄我們是全文公開的,包括赫魯曉夫在招待中共代表團的宴會上,這些我們都公開了。9次會開的時間都很長,第一次會議開了5個小時,第二次也是5個小時,其他都是3、4個小時,最後一個是一個半小時,是總結性的會。這些問題在9評中都有反映,都把論點發展了,全面地批駁蘇共的一些觀點。我認為這對了解歷史、研究歷史很有價值。

    2008-12-12 15:29:39

  • 中國網:

    在這些檔案當中,好象也有像“鄧小平舌戰赫魯曉夫”之類代表性的故事,是嗎?

    2008-12-12 15:33:32

  • 姚培生:

    我看到的談話記錄是這樣的。第一次是蘇聯先談,蘇共當時的中央書記蘇斯洛夫先談,他一個人發言5個小時,我們回去以後要研究,第二次我們發言,我們也是5個小時。到了第八次會談,火藥味就有點重了。第八次會談我們這邊是康生做主持發言,裏面就提到了史達林問題,而且批評了赫魯曉夫。蘇斯洛夫提出了抗議,他説你攻擊了我們的赫魯曉夫同志,攻擊了蘇共領導、蘇共中央,我提出抗議。當時我們還是很平靜的,説你不要提抗議,要提抗議我們也可以提出更多的抗議。但是總體來説我覺得還是正常的。

    2008-12-12 15:33:50

  • 姚培生:

    比如在宴會上,赫魯曉夫請了我們所有的代表團成員吃飯,我們當時派出的陣容很強大,鄧小平、楊尚昆、彭真都是國家高層領導,他們那邊也是比較高層的領導。在宴會上赫魯曉夫説:我們談了半天,實際説我們沒有分歧,分歧是臆造出來的。他説你看,你們要和資産階級做鬥爭,我們在30年以前已經把資産階級打倒了,已經把地主階級打倒了,我們有什麼分歧?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沒有分歧。

    他老説沒有分歧,鄧小平説,今天的場合不談這些,咱們還是喝酒、吃飯吧。赫魯曉夫説,那就喝酒、吃飯。過了一會兒,他又談分歧,説我們之間沒有分歧。鄧小平説,你看過我們的會談記錄了嗎?赫魯曉夫説我那麼忙,沒有看。鄧小平説“你沒有看會談記錄,你到不了馬克思、列寧那兒。”赫魯曉夫説“我趕緊看,即使不看馬列著作,也要先看會談記錄。”

    所以雖然爭論得很激烈,但那是在氣氛上,內部會談還是正常的。

    2008-12-12 15:39:11

  • 中國網:

    您剛才介紹的這些花絮通過兩個人之間的對話,真的感覺歷史在我們的眼前又開始活靈活現起來。您剛開始説解密的這些檔案中,種類非常多,我們也注意到有一些我國駐外使館的調研信函。那個時候國際社會怎麼樣來看待中蘇的論戰?

    2008-12-12 15:44:59

  • 姚培生:

    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蒐集,我們的駐外使館有一項任務,在中蘇關係不好的時候,大量的收集這方面的資訊,包括駐在國的反應,主要是政黨、兄弟黨的反應。當時有一個實際情況,明確支援我們的不多,阿爾巴尼亞明確支援我們,和我們站在一條線上。有些私下支援,公開不支援;有些公開反對。當時駐外使館凡是這些國家對蘇聯的看法,特別是外交政策,主要涉及到蘇美關係。

    1962年有一個古巴導彈危機,赫魯曉夫想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人和他們鬧了一陣子,這個事情是國際關注度很大的事件。我們對待這個問題,在會談中説先採取冒險主義,後來又採取投降主義,認為美國人檢查了他們運載武器的軍艦。這個事情我們通過各方面進行蒐集。國際上的反映當然是有人高興,中蘇現在不好了,還有一些國家勸和。比如和我們比較友好的國家,像越南它就希望我們兩國之間不要這樣爭論下去。

    2008-12-12 15:45:26

  • 姚培生:

    總體來説,兩國這麼大的爭論引起了世界比較大的反響。我們收集的調研報告比較多,檔案比較多,特別是赫魯曉夫到後來在國內提出了一系列“想當然的東西”,後來我們叫它“唯意志論”。他這個人理論水準不高,經濟上看來是不懂行,為了搞農業,到處種玉米,開荒;為了加強黨的領導,分成農業黨、工業黨。後來越來越不行了,我們也在蘇聯國內收集老百姓的看法,其他國家對赫魯曉夫這個人有什麼看法我們也進行廣泛的收集,這個資訊量很大。

    當然,對於中蘇關係爭論也有各種各樣的看法。我還是希望網友們能去看一看比較好。

    2008-12-12 15:47:19

  • 中國網:

    那個時候我們怎麼樣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論證我們的做法是正確的?

    2008-12-12 15:50:45

  • 姚培生:

    一個是我們大量的地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理論,説你現在搞的一套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理論是格格不入的,是違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比如階級鬥爭,無産階級專政這個理論,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赫魯曉夫説沒有階級了,而且開始建設共産主義。赫魯曉夫他在61年22大提出來蘇聯要在20年內建成共産主義,裏面提了一些理論,比如我們國家是全民國家,是一個全面黨。他説工人階級、農民、知識分子都參加了我們的黨,這不是全民黨嗎?

    2008-12-12 15:51:03

  • 姚培生:

    我們不認為他的理論是正確的,共産黨是先鋒組織,無産階級專政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很長時間要堅持的,這是在當時。當然,國際上還有很多問題。我們主要大量的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論述。這在9評中可以看到,每篇文章都大量地進行了引用,來證明我們的正確。當然也用一些實際例子,比如中國奪取革命走的是一條什麼道路。因為當時赫魯曉夫提出一個理論,就是不一定通過革命暴力來取得政權,他強調的是議會道路、和平手段。我們就不同意,我們説只有通過鬥爭才能鞏固政權,不能忘記階級鬥爭,不能放棄無産階級專政。

    所以這裡面主要引用了我們革命的實踐,還有其他國家的實踐,比如引用古巴來證明我們的理論是正確的。對這個問題有些學者也有一些看法,現在回頭看到底怎麼樣,當然是各有不同,有些著作我也看過。但是我認為,當時在這種條件下,我們批判這些,出發點還是要批判蘇聯的大國主義,恐怕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

    2008-12-12 15:52:45

  • 中國網:

    除了我們自身發展方面和蘇聯有分歧之外,在當時的國際問題上兩國的分歧是不是也非常明顯?

    2008-12-12 15:56:01

  • 姚培生:

    是明顯的。我剛才進過,他做蘇美合作主要是兩個大國主宰國際事務,當然我們不會同意。

    2008-12-12 15:57:11

  • 中國網:

    這就是一個最顯著的代表。

    2008-12-12 15:57:22

  • 姚培生:

    我們當然不會同意。在這一點上,不光是他説,還有一些跟隨他的政黨也這麼説。在兩黨會談中,就這個問題我們和他爭論了很長時間。這個問題現在回頭來看,我們對蘇聯搞得擴張,我們一直是很警惕的。特別是到70年代,知道又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批判了他的所謂“擴張主義”,和美國勾結在一起。

    2008-12-12 15:57:49

  • 中國網:

    解密的檔案集中在61年到65年,我們知道64年10月16日非常有意義的,因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也就是在這一天,赫魯曉夫被解職了。關於這個非常有意思的一天,在解密檔案當中有沒有關係這一天表述和記載?

    2008-12-12 15:58:40

  • 姚培生:

    有一些,我看到一份這樣的記錄,赫魯曉夫被解除職務的那天是10月16日晚上12點05分,蘇聯駐華大使契爾沃年科緊急會見了伍修權,通知赫魯曉夫由於年邁和健康原因,根據他的請求,解除了他的黨和政府的職務。就給我們發了這麼一個通知。他當時好象還説了一句話,他很簡短地通知以後就走了,他到外面看到他的司機在那兒修車,他自言自語説“今天是個不幸的一天。”後來知道契爾沃年科也是赫魯曉夫很寵幸的一個人,所以他當時有這樣的反應。

    對於這兩件事情來説,這是一個巧合,不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是對赫魯曉夫的下臺,我們已經發現一些預兆了。我看到一份材料是毛澤東在年初説赫魯曉夫可能要倒臺,我們國外也發了大量的調研報告和資訊,説赫魯曉夫不穩,因為在國內樹敵太多,因為他作風很粗魯。另外他搞的東西都是到處碰壁,經濟上搞得很差,特別是農業,農業問題是一直困擾蘇聯領導的大問題,也沒有搞好。

    2008-12-12 16:02:19

  • 姚培生:

    後來我還看到一份外交部給使館的指示,説要集中力量打擊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加快他下臺的步伐。這好象是64年8月外交部的一個向外發的通知,一個絕密的通知,就是要觀察這個動向。這兩件事情是一個巧合。還有各種各樣的新聞,後來證明這就是一個巧合。

    赫魯曉夫下臺以後,國內當然很重視,高層馬上不斷的開會,來研究赫魯曉夫下臺的事情。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後來我們了解是誰把他弄下臺的,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了解,當時因為有的資訊比較準確,還是黨內的一些人事先策劃好,趁他在休假的時候,開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把他弄掉。後來把他從外地招回來,赫魯曉夫看到大勢已去,也不反抗。

    當然這是件很大的事情。因為我們發表了這麼多文章,最後赫魯曉夫下來,我們當然覺得是很大的勝利,我們在電報裏面説這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後來我們不停地研究赫魯曉夫下臺的原因。

    2008-12-12 16:10:15

  • 中國網:

    我們知道在中蘇論戰之前,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時候,中蘇兩國互派了很多專家。在兩國關係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互派專家們的處境、待遇或者方方面面的條件是不是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2008-12-12 16:12:13

  • 姚培生:

    60年蘇聯把1300多名蘇聯專家撤回去,我們派過去的專家主要是學習人家的。但是61年以後,好象去的人很少,主要是50年代去的。我們的一些專家派到蘇聯是去學習的,後來中蘇關係不好了,又陸陸續續回來了。蘇聯撤走專家是1960年的事情,當時這是很大的行動,終止了300多個協定。我們一下面對著這樣一個情況,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事情,是我們最困難的時期,所以這讓我們很惱火。在關鍵的時刻,赫魯曉夫這麼做,我們一直記著這筆帳。

    2008-12-12 16:12:36

  • 姚培生:

    但是蘇聯專家在中國確實給我們的國民經濟建設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一點我們從來不否定。就在中蘇關係最不好的時候,我們也肯定蘇聯專家在中國的作用和貢獻。這個事情你們可能不一定清楚,當時蘇聯專家在所有的部門,除了外交部沒有蘇聯專家,很多部門甚至包括國防部門都有蘇聯專家。當然,周總理曾經講過,蘇聯專家在他們的工作中還是認真用心、誠心地幫助我們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當然也有態度不好的。

    我看到有一個記錄,很多專家走之前都很激動,他們有的人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認為蘇共領導不應該這樣。後來在中蘇論戰期間,蘇聯還提出來願意把自己的專家重新派到國內來,當然我們沒有要。

    2008-12-12 16:15:18

  • 中國網:

    在赫魯曉夫解職,勃列日涅夫上臺以後,為了緩和中蘇之間的關係,周總理曾經率團訪問過蘇聯,席間還遇到蘇聯元帥挑釁的事件。關於這段歷史,解密的檔案中是否也有一個記載?

    2008-12-12 16:17:16

  • 姚培生:

    有一些,但是我沒有看全。當時赫魯曉夫下臺以後,中央研究下一步怎麼辦,這樣一個人下去了,兩黨關係搞到這樣,要不要改善?因為蘇共中央把赫魯曉夫弄下臺以後,他們對外講的話還是堅持蘇共20大、21大、22大的路線,沒有明確説他們做錯了,特別是在國際問題上,在對待中國黨的問題上,他們沒有自我批評精神。

    當時有一個插曲,就是周恩來總理去參加十月革命節,赫魯曉夫10月16日下臺,11月7日是革命節,當時要組織一個宴會招待各個國家代表團。在這個宴會上,蘇聯的一個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對我們代表團副團長賀龍元帥,他説我們把赫魯曉夫搞下去了,你們應該把毛澤東搞下去,這樣兩國關係就沒問題了。當然這是挑釁性的話。

    2008-12-12 16:18:29

  • 姚培生:

    當時賀龍元帥,包括周總理,我們當時就提出抗議。第二天,我們還正式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向對方提出抗議。勃列日涅夫當時道歉,説馬利諾夫斯基愛喝酒,喝醉了,你們不要介意。但我們沒有放過他,在第二天的正式會談中,主要是了解新的蘇共領導到底對我們採取什麼態度。結果發現他們沒有説過要改善的話或者認錯的話,他們説還是堅持歷屆黨代會通過的路線。他們沒有改善關係的願望,沒有任何自我批評精神,我們當然不買他們的帳。

    回來以後毛主席召開中央會議,毛主席説了一句話,他還要做“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我們當時去主要還是實地摸一摸他對我們是什麼態度。

    2008-12-12 16:21:42

  • 中國網:

    後來網上對這段歷史有很多不同的評價,有人冠以“踏雷之行”來形容這段歷史。您怎麼看?

    2008-12-12 16:22:41

  • 姚培生:

    實際上周總理去主要還是和他們接觸,通過雙邊接觸、雙邊會談,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他們到底對我們是什麼態度。當然,“踏雷之行”可能是形象的説法。蘇聯當時那麼驕橫的態度,我個人認為我們過去是一個探索,我們心理上還是想把中蘇關係搞好,這一點我後來看到一些當事人所寫的著作中表示還是想把中蘇關係搞好的。他這麼一弄,我們不會輕易放過,你作為一個國防部長敢這麼説,而且還指名道姓的,當然是挑釁行為,任何人都不會贊同這種説法。

    2008-12-12 16:22:56

  • 中國網:

    今天如果從宏觀來看,解密的近600卷中蘇論戰的檔案,會對我們了解這段歷史産生什麼樣的影響?您覺得會不會改變一些人的某些看法?

    2008-12-12 16:25:32

  • 姚培生:

    中蘇兩黨在60年代的論戰,我自己看到這個檔案,我也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一邊看,一邊思考。這件事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有些問題是可以討論的,有些問題當然已經有了,比如南斯拉伕是社會主義國家嗎?因為我們當時批判南斯拉伕在經濟上有自由化的傾向,允許私營企業,允許雇工,允許個人購買外匯,這個在當時我們認為這都是資本主義的傾向。我們當時認為,南斯拉伕搞的是資本主義那套,現在已經很清楚了。

    有些歷史問題要放在當時的條件下來探討。因為當時討論的問題很多,我們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理論,經過了30年的實踐,我們已經摸索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條基本路線。當然,我們還在繼續走這條路。

    2008-12-12 16:26:17

  • 姚培生:

    我在國外也經常接受媒體採訪,談中國的改革。中國的改革開放能有今天的局面是來之不易的,我們也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我們有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也和打擊蘇聯修正主義有關。經過這麼多年,我們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也經歷了實踐,可以説,對以前的這些論點都可以從當中找到答案。當然,不可能一個理論在一個階段就是完整的,它在不斷的豐富,因為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也不可能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一個現成的做法,你怎麼做,他怎麼做,沒法預見到這樣的情況。

    2008-12-12 16:27:47

  • 中國網:

    我們都説要以史為鑒,其實解密檔案的一個目的就是要避免以前走過的彎路。像中蘇論戰這段歷史能夠帶給我們的最大的啟迪是什麼?

    2008-12-12 16:29:19

  • 姚培生:

    中蘇論戰講到國家關係,在現在的條件下,我們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不結盟,又不對抗,這是適應現實的。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鄧小平同志的那句話“發展是硬道理”,我們要一心一意謀發展,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當然,其他問題我們也不能輕視,也都要重視。但是大的方向我們要把握住。我們原來講的一些空話,就是沒用的話,我們現在要幹實事。

    當然,這裡有很多啟示,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以後專門討論一下。我這次主要是來介紹檔案是如何解密的,在檔案中我們看到了什麼內容。在這方面以後我們還有機會,網友們也可以有機會進行對話。

    2008-12-12 16:29:34

  • 中國網:

    今天姚大使在節目當中為我們講述了檔案背後的故事,很精彩。如果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到外交部查閱相關的檔案,更加了解這段歷史,也請大家繼續關注中國訪談“外交檔案解密”的系列節目。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2008-12-12 16:36:06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416_081212b.wmv

圖片大圖:

  • 中國前駐烏拉圭等多國大使 第三批檔案解密專家 姚培生

    中國網 王銳

  • 訪談開始

    中國網 王銳

  • 也有一些合作,不完全是爭論

    中國網 王銳

  • 訪談進行中

    中國網 王銳

  • 61年日內瓦會議,主要討論印度支那的勞務問題

    中國網 王銳

  • 中蘇關係之間的內容比較多,兩國之間各種交涉的情況都有詳細的記載

    中國網 王銳

  • 如果想了解中蘇關係是如何變化的,我覺得這段時間的檔案值得去看看

    中國網 王銳

  • 在外交部解密的第三批檔案中,中蘇論戰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

    中國網 王銳

  • 在新中國建立以後,對於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儘快的從廢墟中把國家治理好,我們要經過一個探索過程

    中國網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