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徵:白衣仁心誠可貴 生命健康價更高

中國網 | 時間: 2013-04-25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手術臺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從上手術臺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和時間賽跑,和死神搏鬥。醫生的追求就是為病人謀幸福。患者將生命託付給醫生,醫生就應該對患者的生命高度負責。

——顧徵 語

 

文 / 閆曉聿 唐華

他是本著病人的角度,去給病人看病;人品非常好,醫德非常高尚,對人和藹可親,我們都非常敬佩他,對工作精益求精、不求回報是每個醫師值得學習的;醫德得到人們的欽佩。對病人非常負責,分析病理十分透徹,讓病人從心理上先得到康復,也讓家人第一時間得知病情並幫助分析手術方案,十分令人敬佩的一位了不起的好醫師;人非常好,對病因講得很透徹,而且不光解決病人身體上的病痛,從患者心理上給予幫助,讓患者得到安慰。

 

 


這些患者及網友口中的他,就是本文的主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顧徵。一位用醫術挽救病人生命,用關懷溫暖患者,用真情贏得尊重的神經外科醫生。他托起生命之舟,打造健康橋梁。

從踏上醫生行業,顧徵可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電話聲就像一道急令,隨時準備登上手術臺,挽救患者生命,而每次手術過後,他都會拖著疲憊的身體等待下一場的“戰鬥”。“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用這句話來形容他的職業選擇,言不為過。

顧徵,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國內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國際神經修複學會理事。1982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醫療係,30年的從醫經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經驗,特別擅長顱腦外傷及顱內各類腫瘤的手術治療、經鼻蝶微創垂體瘤手術治療、環枕畸形脊髓空洞及各類脊髓腫瘤的治療、立體定向治療,並且對於腦積水及顱內感染的治療有獨到的見解。

我國神經外科專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與國際相關領域距離縮短,甚至某些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準。1992年,他帶領其團隊最先開創了微創顱內穿刺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和技術的空白。“微創技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恢復快、見效快和痛苦小的優勢。”顧徵説。

談起與微創顱內穿刺技術的結緣,顧徵介紹:在傳統觀念中,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是兩個涇渭分明的學科。“神內”多偏重於保守治療,適合一般出血量較少的患者。但對出血量較大的患者卻鞭長莫及,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無法有效地清除顱內血腫,沒有針對血腫這一主要病因處理,只能對並發癥進行治療;“神外”則偏重於通過開顱手術治療。一直以來它都被視為醫療和生命的“禁區”,不僅手術創傷較大,術前對患者要求較高,患者家屬對手術顧慮較大,使許多患者失去了積極、最佳治療機會。而且由於術後治療週期長、效果欠佳,使一些神經外科大夫也不願意涉足。因而導致有些醫院出現越是重症腦出血患者,越沒科室收。真是可惜、可悲亦可憐。

高血壓腦出血的病人也是病人,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治療。

——趙雅度

正是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趙雅度老前輩的這句話,加之高度的責任心和沉重的使命,時時鞭策著顧徵找到平衡清除顱內血腫的辦法。“有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兼顧內科治療和外科手術兩大優勢和需求?”他開始揣摩,並陷入了沉思和研究中。收穫與付出往往成正比,多年的試驗,他終於研創出一種能夠同時吸收內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兩者優點的方法——微創顱內血腫清除技術。

“我們是從1992年開始對微創顱內穿刺技術進行研究的,在穿刺針的研製過程中,得到了趙雅度教授的親自指導。這套針具有針鑽一體、硬通道的特點。”顧徵説。也就是説,針具具有鑽顱和放置引流通道一次完成的特點。

 

 


這一研究成果在得到相關部門的許可後,投入到臨床使用中。“在臨床使用當中,大量腦出血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地治療,收到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和社會效益。”顧徵表示。不僅如此,自這項研究成果問世,就減少了許多繁瑣手術步驟,降低了干預性治療顱內血腫的門檻,而且許多神經內科、急診醫生都可以熟練掌握這一技術,挽救了數以萬計的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患者的生命。顧徵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簡單易學、行之有效的簡易血腫穿刺定位方法:醫院的任何一名醫生都可以輕鬆學會此項技術。

一時間,顧徵這個名字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技術,在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從1997年開始,我們就將該技術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顧徵介紹。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都開展了這個項目推廣,且也是衛生部“十年百項”醫療技術推廣項目;曾連續參加了“九五”、“十五”,以及衛生部組織的“腦卒中規範化治療”的科研項目等。

正是由於顧徵的突出貢獻,使他在醫學界有了一定聲望和成績。1995年,他所研創的“微創顱內血腫清除技術的研究”,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國家專利項目;同年,在國內率先開展持續腰大池引流腦脊液研究,並著有《高血壓腦出血的簡易血腫穿刺定位方法》、《持續腰大池引流腦脊液的臨床安全性探討》、《多點微創穿顱置硬通道治療重型高血壓腦出血》、《立體導向置管引流治療腦深部小血腫》等多篇論文;2003年與黃紅雲教授一起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嗅鞘細胞移植治療運動神經元病的臨床研究”。

白衣仁心誠可貴,生命健康價更高。在救死扶傷這條道路上,顧徵仍然堅守在第一線,幾十年如一日,辛苦卻又欣慰。

【編後】

走進顧徵醫師的辦公室,是一間大約只有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內設一張單人床和一個已有“傷痕”的枕頭。旁邊的櫃子裏裝滿了各種書籍和檔案袋,雖滿卻還算打理得井井有條。

和想像中有所不同,雖早有聞顧徵醫師的人品和處事風格,但初見他時,還是會被那張疲憊的面容所動容。正如所説:每日每夜地手術,是他的家常便飯。大年初一還在醫院值班的他,得到了微薄上粉絲的祝福,從字裏行間,會感受到他如同孩子般的開心。

返回的路上,打開車窗,微風吹過臉頰,掠過頭髮,剎那間捫心自問:可否理解“白衣仁心”的良苦用心?作為一個醫生,能有高尚的醫德,可謂患者之所幸,社會之所福。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