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啟:開啟養生原理與應用新篇章

中國網 | 時間: 2013-04-19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文/李昱李文

 



養生可以使人健康、長壽,但在講究具體方法時,還須在理論指導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經過幾年的鑽研實踐,開創性地編寫成《黃帝內經養生原理與應用》一書,闡述了養生要遵循的原理和方法。該書區別於賣藥、説方、談經驗的書,注重把規律應用到生活的細節之中,把養生保健上升到自然科學理論的高度。他就是張世啟,一位篤學好古的人。

張世啟自幼立志學醫,卻命運多舛。1977年恢復高考後,“命運安排”他讀取天津農學院;此後,他先後工作于天津市大港區農委、科委,與夢想南轅北撤。他任天津濱海新區大港科技局副局長、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以來,始終沒有放棄自己最初的夢想。在群眾科普中,他涉獵了自然科學多學科,又因身疾而刻苦鑽研中醫學,使自身疾病得到康復;在科技和養生文化普及中,他的中醫養生水準得到不斷提升,為著述養生原理打下了基礎。

在學習中,張世啟發現中醫基礎理論核心的“陰陽五行學説”與《黃帝內經》不符,是造成中醫“無學理”,不能被世人接受的根源。為從理論上弄清楚,他深研古今典籍追根溯源,並結合實踐創作了《黃帝內經養生原理與應用》一書。全書分《原理篇》和《實踐篇》,共16章,用“人性需求,才探索,進而把握規律”的方法,把讀者引入自然養生的“王國”,具有可讀性。其中《原理篇》以現代天體物理學知識為依據,修正了兩千多年陰陽五行的概念,實現與現代自然科學接軌,建立了天人合一理論體系框架,為中醫學理融入自然科學作出了貢獻。

張世啟表示,陰陽五行規律屬於天體物理學範疇,是太陽系中地球獨有的,作用於宏觀、微觀各個領域,正向《內經》所述:“陰陽不可勝數……不可數推以像。”但其本質萬變不離其宗:地球和太陽是陰陽的本體,地球陰寒、太陽光熱是陰陽的本質,屬於現代科學的光熱能問題。太陽直射地球在南北回歸線的週年往復運動,使地球氣溫出現溫、熱、平、涼、寒的春、夏、長夏、秋、冬的季節變化,形成控制地球生物“生長化收藏”的五種力量(five powers),這就是《內經》所闡述的“陰陽四時五行”,地球自轉一週形成晝夜“四時五行”。現代中醫基礎理論所定位的“陰陽是哲學……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five elements),是斷章取義的結果,與《內經》不相符合。植物遵循一年“四時五行”,人和大多數動物都是遵循“一日四時”規律的生物,晝夜之間就要完成一次“生長化收藏(子午流注)”,這就是人生活起居都要遵循自然規律的必然要求。否則就會“內分泌”紊亂、免疫力降低而生病或染病,而靠藥物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疾病是規律對人的懲罰,養生、治病都須按規律進行。

“太陽系其他星球沒有生命,是因為陰陽幅度不適和沒有五行。地球陰陽幅度(溫度)在正負40℃之間,是蛋白質生命體宜居之所;人體五臟是五行規律的執行者,以維持人體穩定結構和生命力,又必須與地球五行規律同步,離開地球就難以生存。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客觀依據。”張世啟如是説。

該書《實踐篇》闡述“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天地之“道”的本質。從中醫養生與醫療的同源性為切入點,闡述了“人是自然的産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從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方面,闡述了人的生活起居、歡娛勞作必須遵規守矩,不能隨心所欲,以及何為“逆之”、如何“從之”的原理和方法。該篇力求把規律的原則性與活的靈魂交給人們,提高人們理性運用科學知識的素養,有利於人們根據生活、工作環境,探討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張世啟衷心希望“天下熱愛生活和嚮往健康的人,從本書中受益,為人的健康幸福作出貢獻。”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