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克平:擁抱健康 從“心”開始
——心肺復蘇技能全民普及從學校實現的奠基人

中國網 | 時間: 2013-02-2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金錢不過是過眼煙雲,能以一己之力為人類健康事業作貢獻就是一個志者的最大心願;不為富企者,亦做研發匠。蔣克平本著“救死扶傷,為民服務”的宗旨,放棄成功的企業至富道路,走向研發經濟效益未知的急救器械“不歸路”。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終將拯救心肺功能的“氣動心肺復蘇機”“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奉獻人類,讓擁抱健康,從心開始。

文 / 閆曉聿 何德芳

 

 


心肺是人體心臟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氣的重要器官,而兩者的功能又直接影響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動乃至生命,所以十分重要。

生命誠可貴。珍惜生命,擁抱健康,已成為人類永恒的話題。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卻形成了相對反差狀態,亞健康的狀況十分普遍。據統計,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排名“榮登榜首”。2006年,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牽頭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研究結果提示表明: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的總人數約為54.14 萬人,其中90%發生在院外,而我國院外心臟驟停生存率不到1%。

專家説,如能及時有效地對患者搶救,院外心跳驟停的搶救成活率就可上升到30%。另外,醫生所言‘搶救生命黃金4分鐘’,但由於過去存在的客觀原因使現實錯過了這段本能救活生命的時機,導至每年有近15萬個寶貴生命怨失。”蔣克平説。15余萬條能挽救的生命,凸顯了院外現場急救的重要性,也是醫院內治療的重要基礎。面對這個數字,成功研發了“氣動心肺復蘇機” 的蔣克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已感受到能否實施院外急救甚至決定了一條生命去留的重要性,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又決心研發便於全民普及心肺復蘇技能的“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

天道酬勤。18年的時間,800多次的試驗,1200余萬元的資金投入,200余萬元的債務欠款,具有國內技朮領先的“YH-2005氣動心肺復蘇機”和國際首創的“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就在蔣克平的努力下成功問世,並已獲得國家專利項目,發明專利號分別為:200710070783.0和200910205125.7。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在實用性、經濟性、便攜性等方面達到國內和國際領先水準,並建議:加快産業化進程,以創造更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並批准投入市場使用。這一儀器的成功研發,代替了傳統艱難的雙手按壓技術,它以輕便、高效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填補了我國院外心肺驟停急救領域技術上的空白。江蘇環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也成為了國內唯一專業創新研發、生産“心肺復蘇急救器械”的公司。

據蔣克平介紹:該“YH-2005氣動心肺復蘇機”主要用於替代勞累艱難的人工手動心肺復蘇,解決了猝死患者在救護車運轉途中不能做人工手動心肺復蘇按壓術的嚴重局限, 同時,避免了人工心肺復蘇按壓不到位或者按壓過重造成對患者的二次傷害,能使猝死患者復蘇生存率大大提高。其“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通過它對培訓人按壓頻率和力度等進行指導,也擺脫了心肺復蘇術學習培訓就要靠在模擬人上艱難練習的傳統,使心肺復蘇術便捷地被大眾所掌握。

 

 


自YH-2005氣動心肺復蘇機問世以來,它就迅速地投入到實際應用中,在全國上百家醫院中挽救了許多許多生命。而蔣克平攜“它”也獲得了全國許多大獎項。2007年10月23日,榮獲宿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年11月25日,榮獲中國第四屆國際專利與名牌産品博覽會金獎;2007年12月20日,被江蘇省科技廳評認為“高新技術産品”;2008年11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第二屆發明家論壇會上被評為“優秀項目”等獎項。

出生在浙江省玉環縣的蔣克平,有一個讓人難以料想的身世。4歲時的他,其父病故,弟弟送他人領養,姐弟3人僅靠寡母種地維持生活,艱難度日。由於家境貧寒,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他不得不在初小畢業後就輟學種田糊口。可他的心卻並未離開學校,他的求知欲讓他在空余時間跑遍鄉里能借到書的地方,亦或到外公所在的醫院幹雜活,因此也接觸了部分有關醫學著作。

我們現在所了解的發明家蔣克平,其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的企業家。改革開放以後,他相繼與人合夥創辦過電鍍廠、工藝鞋廠、汽車配件廠、管理建築等。在辦汽配廠期間,憑藉自己的一股“狠勁兒”和創新精神,他成功掘到了第一桶金。原本在業界可以有更大作為的他,卻選擇了急流勇退,“不務正業”地踏入救人的醫療器械研發道路上。

“蔣克平時常想起兒時在外公所在醫院常看到的:醫生在搶救心跳驟停、窒息的猝死患者時那排隊輪換胸外按壓及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常聽到搶救室中的痛哭聲,讓他心裏感到如刀割一樣的疼痛。”回憶往昔,蔣克平心中泛起漣漪,往事歷歷在目,感受到內心的不安。

為了研製自動心肺復蘇機和指導儀,蔣克平可謂“傾家蕩産”。他賣掉了3處早年置下的私産,且到目前為止依然欠下200萬元的債務。“金錢只不過是過眼煙雲,以一己之力為人類救死扶傷才是功德圓滿。”每每提到值不值的問題,蔣克平總是語重心長,這樣感慨地回答,而平淡卻又展現著偉岸。

已過花甲之年的蔣克平,深深了解:要想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普及公眾急救技能”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心肺復蘇術的普及率已成為國家文明的象徵。據統計:在西方發達國家,心肺復蘇術的普及遠遠超過我國普及率。如美國,是總人口的1/3;英國是40%;德國是80%,而我們中國普及率還不到總人口的1%。

任務之繁重,時間之緊迫。儘管蔣克平身負巨債,但他卻不忘回饋社會,一股腦又扎進科普公益事業當中。此前他已向全國醫院院長會等捐獻了100多萬元的心肺復蘇機。更令人咋舌的是,他認準為了要想心肺復蘇技能全民普及,必須要從國家未來主人青少年在學校接受教育時期就開設心肺復蘇技能培訓教育課,所他決定向政府捐獻價值90多萬元人民幣的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1000台作教具,在全國十多所中大院校開課設試點,並以點帶面推向全國。

“目前已有多所高校,接受了他贈送的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開展了心肺復蘇培訓課程”。蔣克平驕傲地説。這表明“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指導儀”完全是一種創新的心肺復蘇術學習教具,進入了學校公共急救技能課。他的口號是: 心肺復蘇技能全民普及,從學校一節教育課實現!

 

 


多年辛勞汗水研發的器械能救活無數生命,是值得的,也是偉大的。而這最大的功臣蔣克平,卻表現的平靜如水。他依然堅守在公益普及的實際行動道路上:2011年10月24日,江蘇環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南京金陵中學捐贈10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模擬人體心肺復蘇”已成為了該校學生的必修課程,這是進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探索。該校校長鄒正代表學校接受了蔣克平先生的捐贈並至答謝辭;

2011年11月9日,玉環縣城關第一中學校長、老師一致認同發明人的“‘青少年人’是未來的主人的觀點”,江蘇環宇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即捐贈9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供學校開設“模擬人體心肺復蘇課”的技能培訓使用。為此學校舉行了“心肺復蘇課啟動暨捐贈儀式”,陳國平校長代表學校接受了蔣克平先生的捐贈並至答謝辭;

2011年11月29日,蔣克平為宿遷青華中學捐贈10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以幫助學校師生的心肺復蘇技能培訓課程更加快捷高效,房立陽校長代表學校接受了蔣克平先生的捐贈並至答謝辭;

2012年5月9日,設在同濟大學校園的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接受了蔣克平捐贈的5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並舉行了捐贈儀式;2012年5月蔣克平捐贈給上海市嘉定區醫療急救中心2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 2012年12月4日,蔣克平又對同濟大學醫學院捐贈 “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 20台,在舉行儀式的同時還簽署了捐贈約定。

2012年11月7日,上海松江二中接受了蔣克平捐贈的6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簽訂了“捐贈約定”並舉行了捐贈開課儀式;

2012年11月30日,蔣克平對上海華東師大附二中捐贈了6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當天下午舉行了捐贈開課儀式,捐贈方代表郭榮峰主任同學校蔣建國書記簽訂了“捐贈約定”。

 

 


蔣克平的事跡開始流傳于社會,他的感人舉動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讚揚。2012年12月他接受了中國教育電視臺點燃希望欄目邀請,參加該臺舉行的“2012點燃希望公益盛典”。會上,蔣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捐贈‘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60台,同時承諾,再對北京4所學校各捐贈60台‘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會上的蔣克平,語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贏來了陣陣掌聲。

自古以來,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深度只憑靠經驗操作,而蔣克平所研發的“心肺復蘇按壓指導儀”是對心跳驟停猝死者進行心肺復蘇急救胸外按壓時現場提供深度技術指導的裝置,是進行心肺復蘇急救胸外按壓技能訓練的良好教具,其操作簡單、安全,每個參與培訓者均可以很快掌握其安全操作和有效搶救病人的技能。

 

 


“心肺復蘇培訓,就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醫生’,所以,為了提高心肺復蘇技能培訓的實效,蔣克平與學校溝通簽約,將教具輪流發給學生帶回家兩天,根據教學視頻的模擬指導,與家人一起學習和模擬練習,一個學生帶動一家人參與技能培訓,都會達到更好的普及效果。”蔣克平説。

為了普及心肺復蘇急救知識,蔣克平真可謂下了“血本”。他不僅免費贊助指導儀,而且還承諾:如學生用學習到的心肺復蘇術對猝死患者施救復蘇一例者,獎勵獎金千元。“有這些舉措並不是顯示蔣克平他有多成功,而是因為‘心肺復蘇技能全民普及’,光憑他一人之力還遠遠不夠,他只希望中國象發達國家一樣,取得政府的支援,儘快立法,消除施救人對猝死患者施救無效會帶來生命糾紛的恐懼,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公益事業中來,讓更多的人享受生命、健康帶來的快樂! 蔣克平語重心長地説。

讓更多人享受健康,從心開始;讓每個人行動起來,挽救生命、擁有健康;讓陽光的沐浴溫暖每個人,心的健康。

 

 


【後記】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紅十字會訓練中心主任辛寶山在全國人代會上曾提出的《建議將“在全國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議案中指出:我國年突發事件平均數高達120萬次,造成至少約20萬人死亡、170萬人(次)傷殘。令人痛心的是,相當多的傷亡是因為沒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所致。這就意味著事故現場第一發現者是否具有急救能力,對傷者能否有更多的生還機會至關重要。

此可見,這種利國利民、服務大眾、起死回生的急救器械,應在各大中小學校、公共場所,甚至交通工具中都應配備。而這樣龐大的任務量,緊靠發明者的捐贈,顯然是不能滿足現狀。在此,我們也呼籲相關部門能將急救器材進行推廣,正如普及消防器材一樣,真正為人民和社會的健康付出努力,作出貢獻!

最後,筆者受蔣克平委託告誠大眾:在政府未出臺救人無罪的法律之前,在無證人的現場,最好不要單獨對非親人猝死進行施救,以免會帶來無謂的糾紛!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