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雙祥:診斷于脈 濟世於心

中國網 | 時間: 2012-12-24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文 / 閆曉聿 張若初

 





“患者不開口,診脈知八九。”天津市薊縣的汪雙祥中醫,有著多年的中醫執業生涯,練就了其診脈便能概知患者身患何疾、如何治療的特殊本領。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對脈診的運用可謂到了純熟和出神入化的境界,診斷于點寸之間,探查五臟之運作,將中醫之精髓發揮到極致。

汪雙祥,幾十年如一日的執業生涯,使其在脈診領域有自己獨特的醫術和特色。他出生在中醫世家,自幼授業于叔叔汪闊亭,14歲開始正式踏入中醫行業,17歲拜本地名醫劉春元為師,後拜“神針”張大千為師,研習3年,取得《中華針灸進修學院畢業證》,22歲時在石家莊中醫學院學習,並取得相關畢業證書。

汪雙祥1989年前在河北省玉田縣偏癱針灸醫院從事臨床診治工作;1989年秋,回到天津市薊縣穿芳峪衛生院工作;1993年在天津市薊縣官莊衛生院,從事臨床診治工作;1995年在天津市薊縣城關醫院開設全科門診,從事臨床診治工作;1995年5月1日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資格證書》。2000年到河北省三河市洵陽醫院工作;2001年12月25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執業證書》。

半個世紀的勤奮學習和努力工作,讓汪雙祥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中醫“財富”。繼承、創新和弘揚了中醫長盛不衰的傳統切脈診病法,以其聰慧的才智和敏銳的洞察力,結合綜合清代張石頑的32脈、李瀕胡的27脈、陳修圓的28脈,自創出43脈象診病法,細化了脈象對症的類別,拓展了切脈診病的覆蓋面,為黨為人民為國家擔負起人民的健康生命、飲食健康。讓百姓減少不必要的經濟開支,給國家減少負擔,為精選有文化有技術有經驗的實實在在的有道德的中醫培養出一大批中醫隊伍,傳承歷史的文化發揚和創新,填補中醫界診脈的空白。機器能查出的病症,通過診脈可以更加精準的診斷出病症,並搜尋發病原因,使之能對症下藥。不需要病人開口敘述其身體病症,通過診脈就可獲悉病人全身的狀況和病人核實後,在病人認可情況下辯證論治。治療準確無誤。避免誤吃誤治。同時結合《內經》學的望診、《八十一難經》的聞診、《醫宗金鑒》的問診,靈活運用辯證論治理論,然後對症下藥治病救人。他秉承“名利淡如水,醫德重如山”的行醫理念,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臨床經驗頗豐,療效顯著,醫德高尚,深受中醫界及廣大患者的好評,被當地譽為“神醫”。

望、聞、問、切合稱四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四種方式,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切,即摸脈,“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脈診是高等中醫教育中很重要的內容,汪雙祥曾用業餘時間學習和汲取,比如,會因為某個中醫問題而與中醫教授進行探討和請教:脈診理論認為浮脈走表,就是説摸到浮脈表示病人有外感,比如感冒的病人就會出現浮脈的症狀。但是臨床中腸梗阻病人、肺梗阻病人、肺不張病人也會出現浮脈,這如何區別呢?也由此他悟出其中中醫技術。他還憑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得出:“中醫根基深厚,理論體系博大精深,但是對一些細小的問題卻缺乏應有的關注。作為中醫的傳人,為什麼不將其進一步發展、深化呢?”他説。從古至今,正是每個時代的大家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揚,才帶來了中醫歷史彌新生命力。

從醫40多年的汪雙祥潛心研究、不斷探索,特別注重對中醫人才的幫、傳、帶,培養了中醫藥人才近百人。2007年《中外新聞人物》雜誌“五一”特刊名醫詞典欄目,以《汪雙祥祖傳中醫世家、診脈針灸名醫》為題刊登了他的行醫事跡;2008年6月被該雜誌社聘為健康欄目主任;主持編寫了700余萬字的《中醫綜合必讀》一書,詳述了藥方、針灸,方劑等內容的臨床應用,發行20余萬冊;2010年8月在第五屆中醫藥發展論壇上獲得了2010中醫特色療法證書、2010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獎,被聘為中醫藥發展産學聯盟副主席;2010年9月接受三九健康網專題採訪;2010年10月15日參加全國名老中醫與特效醫藥工作者健康論壇大會,被聘為特邀嘉賓並榮獲當代傑出貢獻人才獎。

諸多光環的圍繞,並未使汪雙祥停下對脈診研究的腳步。他始終堅持用天津汪氏中醫特色診脈對患者進行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精通內、外、婦、兒和針灸各科,對骨科尤為擅長,還對各種風濕、類風濕、肌瘤、紅斑狼瘡、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疑難雜症有獨特的療法,深受廣大治愈患者的好評。

汪雙祥常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作為一名普通的中醫大夫,我認為用愛心和技術為病人解除痛苦,就達到了合格醫生的標準。”他的腳步堅實而又踏實,他懸壺濟世,為民服務,只為將中國傳統中醫文化傳承與弘揚,只為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