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昊罡:熱衷科研 情係醫學

中國網 | 時間: 2012-02-21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涌現出大批良醫和名醫,他們立足本職、矢志攀登,為中、西醫學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引領著醫學界的新潮品。薛昊罡就是其中一位。

文/ 記者 郭娟 唐華

 





翻閱薛昊罡的履歷,字裏行間滲透出他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欣悅,如此高的職稱與榮譽並沒有讓他為之驕傲和滿足,反而令熱衷於技術創新、搞科研的他,依然在浩瀚的醫學領域中激流勇進、奮發前行……

薛昊罡教授,1984年畢業于吉林省延邊醫學院,2008被評為優秀華人創業家。在日本曾多次接受過中國央視等媒體的專訪,並受到過胡錦濤主席等領導人的接見。1999年獲日本山梨醫科大學整形外科(骨外科)博士學位。2000年到日本醫科大學解剖學教研室任教。2009年5月作為引進人才回到北華大學工作,被聘為教授、主任醫師,任醫學部副主任,2009年10月兼任第一臨床醫院副院長。2010年被中國僑聯授予“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先後又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英文論著1篇。現為日本整形外科、日本解剖學會、日本神經科學學會、日本神經內分泌學會、日本組織細胞化學學會會員。

薛昊罡,在日本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課題是對“尺側腕關節的退行性改變”的研究。該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回國工作後,從事骨外科的臨床工作,仍繼續開展骨關節病和骨質疏鬆症等方面的新技術、新項目的研究,通過GnRH-EGFP轉基因大鼠和骨質疏鬆大鼠模型的研發,為骨外科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提供有用的動物模型,該模型與人類絕經後骨質疏鬆的特徵基本相似,是骨質疏鬆發病機制和藥物治療研究最有效,最可靠的實驗模型。該模型製作的難度相對較高,該項技術在國內外同領域研究中處於領先水準。該項研究的成果和實驗技術通過學術會議,交流合作以及論文發表等方式進行推廣和傳播,增加人們對骨質疏鬆的了解和認識,為臨床預防骨質疏鬆提供可靠的實驗依據,為發掘潛在的可用於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這些研究成果在為臨床的骨質疏鬆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豐富資訊的同時,也可間接的促進和提高臨床診治的經濟收益和可觀的社會效益。

薛昊罡教授不僅在骨外科研究領域做出了創新性的成就,而且在比較神經學領域上也取得了創造性的科研成果,其應用改良的示蹤物標記法,在世界上首次證明了硬骨魚類三叉神經感覺核缺乏到小腦的直接纖維投射,全面地揭示了硬骨魚類三叉神經感覺傳導路,同時詳細地描述了三叉神經感覺核傳入纖維的中樞分佈和終末形態。驗證了腦在進化過程中,與一般生命活動調控相關的三叉神經感覺系統的原始結構仍然保留在高等脊椎動物的腦內。這些研究闡明瞭不同生活環境的動物種群的腦的結構變化和異同,對於驗證腦的進化與動物種群之間的關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薛昊罡的這些科研成果,得到了醫學界同仁的贊同和肯定。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有志者事竟成,人定勝天,薛昊罡的奮鬥歷程便是最好的詮釋。大醫精誠,就能無往不利,對他而言,人生就像蠟燭,從頭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