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縣委書記葛學斌談林改 |
中國網 | 時間: 2010-11-17 | 文章來源: 國家林業局網站 |
百縣書記縣長談林改 浙江省遂昌縣縣委書記葛學斌談林改 嘉賓: 浙江省遂昌縣縣委書記 葛學斌 主題: 2010年10月10日,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百縣縣委書記和縣長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林業局政府網(國家生態網)組織開展百縣書記縣長談林改網路電視訪談直播系列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百縣書記縣長談林改》系列節目,我是李威。今年10月10日,“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百縣經驗交流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座談會是為了發現和培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典型,樹立榜樣和旗幟,以引導改革、推動改革。作為林改的典型縣,浙江省遂昌縣縣委書記葛學斌出席了這次座談會。在林改推進過程中,遂昌縣究竟有哪些因地制宜的方法?取得哪些成效?又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什麼好處呢?今天我們演播室就請到了遂昌縣縣委書記葛學斌來為您一一解答。 葛書記您好! [葛學斌] 您好! [主持人] 我聽説您在09年的時候曾做過人代會審批的決定,是關於生態林業的,是怎樣的決定呢? [葛學斌] 這件事非常有意思,人民代表大會專門關於遂昌生態林業建設作了一個決定,這在遂昌歷史上是第一次。據我了解在全省也是少有的,在全國肯定也不會太多。之所以這樣考慮,第一,從林改工作的屬性來看,這次林權制度改革意義非常重大,核心的落腳點就是明晰産權、承包到位,利益主體化、分散化。分散後林農如何聯合起來?如何走向市場、如何發展産業,這裡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第二,從林業工作的屬性來看。因為林業不光涉及到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這些效益的發揮需要區域抱團,地方黨委、地方政府要有所作為。第三,林業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未來的林業,我們更注重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發揮它的生態功能、和諧社會的功能,需要匯集各個方面的力量和方方面面的智慧。人代會是最好的人民當家作主的一種場所,通過人代會的方式進行廣泛討論,形成決議,這有利於統一思想,更有利於推進改革。所以林改工作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也走上法制化的軌道,更加規範、更加有序。 [主持人] 您對林業現狀的理解以及思考之下提出的觀點,就是生態林業的觀點? [葛學斌] 對。所以我們人大常委會根據這樣的意願,起草這個《決定》的過程,審議討論過程,是會聚人民代表智慧的過程。形成決議是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黨委政府的意圖上升為國家機關的意志,就是國家政權機關人民代表大會,這種意志就法定化了。今後服務過程中我們抓落實,根據這個決定來推進。 浙江省遂昌縣縣委書記 葛學斌。 [主持人] 您具體説一下什麼是生態林業? [葛學斌] 生態林業很有意思。我們的林業從木頭到林、到森,一個木是木頭,兩個木是林,三個木是生態。我們過去傳統的林業是産生木材的,那是林業的主産品,後來逐漸看到兩根木頭,是發展林業,不光是一個單體還是群體,這個過程中我們提出活立木交易,林權制度改革。今後要看到三根木頭,是森林的概念,是整體屬性,不光提供林産品,也提供林下經濟發展的一種機會,更提供林業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産業的延伸和提升,比如景觀,比如説涵養水源,比如改善氣候,比如低碳生活的固碳。這個時候它的名字不在於這兩根木頭組合在一起,而是三根木頭組合在一起的生態,這就是森林生態林。我想我們國家林權制度改革也有助於推動生態林的發展。 [主持人] 這是林業的未來。生態林業對遂昌縣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 [葛學斌] 這意義特別的重大。第一,我們是山區縣,大家都知道林業重點林區縣往往是山區縣,我們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蓋率達到82.3%。同時這些重點林區縣往往都是大江大河的源頭地區。我們遂昌縣是錢塘江、甌江的源頭地區,所以涵養水源覆蓋了整個錢甌兩江流域,範圍非常的廣泛。如果我們污染,帶來的後果是很大的,如果我們的凈化帶來的效益也不可估量。所以生態林業對遂昌來講意義非常重大。我們走生態之路,依託自身的比較優勢,依託林業的自身資源,尋找一條就地産業化、就地市場化、就地城市化的路徑。因為我們的城市化有兩種概念的理解,一種是我從鄉下到城裏來是城市化,還有是城市文明覆蓋到鄉下,城市的公共服務延伸到鄉下,鄉下的生活品質提升了城市的水準,包括文明程度,也是一種城市化。 所以生態林業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戰略的支撐,生態林業的發展特別是森林經濟、森林産業,尤其直觀的是我們遂昌縣森林旅遊的發展,這是對生態文明背景下帶給我們遂昌的戰略機遇,它將引領遂昌走向未來,參與區域的合作分工,成為我們的形象品牌和核心繫統。現在我們以森林大環境的支撐,提出打造“中國潔凈鄉村”的概念。因為我這個地方森林、生態環境很好,所以我們現在打造的概念是本身自然環境很好,把人文的生態環境改善好。什麼概念呢?我這個地方不一定最漂亮,但我做成最乾淨,我們教育引導我們的老百姓不丟垃圾、少丟垃圾、垃圾不落地,城鄉處清潔衛生、整潔乾淨,這就是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氛圍的一個基礎和條件。我們依託森林這樣的資源,我們可以形成區域産業的快速發展,實現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新跨越。 [主持人] 由生態林業發展為生態文明,可不可以説“生態”兩個字是遂昌縣治理林業的核心主題呢? [葛學斌] 我們的落腳點也好,戰略支撐也好,我們的未來也好,我們區域品牌打造也好,都離不開“生態”這兩個字。 [主持人] 都是在生態這個基礎上的。旅遊産業發展如何呢? [葛學斌] 我們這塊非常的好,當然這得益於生態文明的興起,因為我們是大林區,我們還有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第二,對一些消費産業轉型升級,人們對森林産品、森林環境、森林功能的認識越來越深化,需求越來越迫切,甚至出現很多人願意為森林産品買高價,就是為生態買單。第三,中央提出城鄉統籌,以城帶鄉、以工補農,鄉野環境的基礎設施條件迅速改善,像遂昌原來作為大山區,過去杭州到我們這兒要四五個小時,現在高速公路便捷通達了,兩個到兩個半小時就可以到達。所以我們完全融入了這個區域裏,這就為我們把生態作為産業提供了基礎。而生態做成産業最有效的途徑是以生態旅遊,就是森林休閒旅遊為引領,可以拉動一産、二産、三産的統籌協調發展。我們現在提出的概念打造鄉村休閒,因為城市化的節奏非常的快,大量的人進城,我們城市化是50%、60%,今後要到70%,大部分人到城市要進行創業,要生活,但還尋求健康。 [主持人] 全民都願意往外走。 [葛學斌] 對。我們把鄉村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這是賦予未來的某種産品,當然這種生活方式一定是建立在生態環境的背景下,文化資源的挖掘、鄉野環境的打造,包括農民文明素養禮儀的提升,綜合起來是什麼概念呢?叫鄉村休閒渡假。上海世博會提出一個概念叫“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現在打造的概念是“鄉村讓生活更健康”。 [主持人] 葛書記,我認為這是一個挺大的概念,適於全國各地的。假如我是一個遊客,去浙江玩了,我只知道遂昌縣乾淨,有原始生態,村民講禮貌這些東西。如果我是一個遊客,你有什麼特色告訴我,吸引我到哪兒去玩?我到那兒玩能玩到什麼、看到什麼? [葛學斌] 我們做的旅遊,除了你剛才講的這些以外,所有做旅遊的都需要具備旅遊景區、旅遊産品設施,包括旅行社的配套,包括吃、住、行等六個要素都得具備。我們跟人家不一樣的還有一個概念就是人文環境的支援,讓全社會參與這個事情,讓全社會從中受益,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因為我打造的不僅僅是直觀感受的旅遊産品,更重要是輸出一種生活方式。都市生活厭煩了,到鄉村來感受。所以我們的第一句口號很簡單,但也很有效,叫“不讓一個遊客在遂昌受委屈”,任何一個同志進了遂昌,不會讓你受委屈,這是我們最起碼要應該做的一件事情。 我們現在提出另外一個概念,除了剛才講的打造“中國潔凈鄉村”的概念,同時還有“微笑遂昌”的概念,你到遂昌面對的是微笑的臉蛋,這是最和諧的表現,人只有充滿微笑,才能創造溫馨的環境。任何遊客到我們遂昌,特別是節假日,可以非常便捷地找到我們自己的服務者,志願者可以提供你一切所需要的東西,諮詢、導遊等其他服務,在旅遊體驗過程中提出什麼困難問題,包括我縣委書記也是你可信賴的服務者。我也第一時間會處理您所提出的任何問題,確保我們不讓一個遊客受委屈的諾言落到處。這幾年來我也處理了好多問題,特別是去年、前年、今年,到目前為止我沒有接到投訴,因為我下面的機構工作人員他們都能有序地處理,用不著我直接的處理遊客投訴。 [主持人] 你的觀點確實很先進,因為我也喜歡旅遊,到很多地方玩,有山、有水,但配套設施不理想,服務不理想,感覺吃穿住跟不上,很好的地方可能因為這個糟蹋了。我認為你旅遊的這種觀點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基礎的東西一定要搞好。我們把話題收回來,林權制度改革這段時間裏,遂昌縣取得怎樣的工作成效?林區、山區的林農生活有怎樣的改善? [葛學斌] 林權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激活林農投入林業發展的生産積極性,落腳點是增加農民的收入,所以我們最大的收穫是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增加了農民發展産業的積極性。尤其現在在這種背景下,城市就業比較困難,更何況在山區、在源頭地區,我剛才講也是欠發達地區,還有一部分離不開大山,現在40-45歲以上這部分,這部分如何脫貧致富,如何樂觀就業,都來自於林改推進。林改最大的推進就是讓這些人有事做、有活幹、有錢賺,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當然,這是政策層面的,還有對自己服務的改進、研究區域戰略發展的提升,包括幹部隊伍建設鍛鍊的提高。我認為最大的是收入增加、産業發展、社會和諧。 [主持人] 能否具體説一下農民的收入或者生活有多少提高? [葛學斌] 從兩個數字可以看,第一是從年報數字,連續三年了,07、08、09年,今年2010年還只是第三季度,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平均超過14%以上,重點林區達到17%,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超過全國的平均水準。在點位上個案也很多,有通過林權證抵押貸款把它抵押到銀行,也有依託森林環境、森林資源發展生態産業,特別是我們高山森林蔬菜這些起來了很多,也包括産業轉移過程中,過去種香菇,現在轉為種特色水果,打造有機品牌。過去我們北界香菇有一千萬袋,現在幾乎沒有了,主要靠種提子,我們打造的概念是自然紅、原生態。我們一般市面上吃到的水果都是沒有成熟就採摘,然後在倉庫裏熟了再進入市場,我們現在打造的是水果在果樹上自然成熟。 [主持人] 所以必須到你那兒吃。 [葛學斌] 也不一定。因為現在物流非常的便捷,這樣的品質讓你有更不一樣的感覺,更健康,口感更好,我們的橘子産業發展到什麼程度?就是每畝的收入最少1萬,多的有3萬。包括森林蔬菜經濟效益也非常好,特別是大城市對山區的森林蔬菜需求很大,因為我們打造有機農業,原生態農業,採取現代的組織管理理念、現代科技支撐、健康的品質幾個元素組合在一起,他們願意出高價。我們有一種黑番茄的新品種,上海賣25-30元的水準,過去我們沒想,因為它有健康品質,這對農民來講收益就非常高,因為它一畝的産量高的有八九千斤,少的也四五千斤。這就是林改之後,依託改革的支撐、依託森林大環境,因為我們現在通過人代會的決定,通過政府的引導,全社會從過去砍樹變為看樹,從一根木頭的利用到兩根,再到三根木頭,打造品牌。 [主持人] 我不知道您在林改過程中,從砍樹到看樹觀念轉化過程中遇到困難沒有? [葛學斌] 當然,很不容易。因為林業是長期的産業,而且相對來講人為因素,控制的力度比較少。尤其是一家一戶很難把林業做好的。林農分到山,首先想到今後這樹還能不能砍,甚至關心我自己能不能砍,我年紀大了,我子孫能不能砍了?這是林業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在這種過程中,怎樣讓林農從眼前的利益走向長遠的利益。我們有一句古話叫“一千不如八百現”,所以他第一是砍樹,我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他不砍樹。 [主持人] 怎麼改變他呢? [葛學斌] 對。第一是通過教育引導,因為林業有社會效益,也有生態效益,教育引導。我們過去翻來複去砍木頭、大規模砍木頭。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山區確實砍了不少的木頭。經濟快速起來,也是短暫的繁榮,迅速的回歸到原來的狀態,這是暫時的現象。砍木頭沒有砍富起來,環境越砍越差,收入越砍越低了。相反一些生態環境保護好的地方,感受到一種品質生活,你看很多地方,一個村落,凡是這個村的民風比較好的,村級班子力量比較強的,往往都有風水林。反過來這個村比較亂的,心比較散的,風水林也不會太好。所以這些典型個案的教育引導是基礎。第二是改革在深化,他不能砍了,通過依託它來發展經濟,怎樣發展呢?第一,通過農村金融制度改革的配套,讓青山變為金山。第二,通過配套制度改革,讓資源變為資本要素,參與到發展過程中,發達産業,去替代樹林。第三,更重要就是全社會教育引導,全社會配套跟進,把他個人的資産轉化為全社會的財富,讓經濟利益更服從於生態和社會效益,就解決了林農從一開始喜歡砍樹,當然他也不是一定要砍樹的,因為砍樹是他現實的選擇,轉化為著眼大局、著眼長遠,既兼顧利益的追求,又滿足全社會的需要,這是雙贏、多贏的選擇。 [主持人] 假如我是林農的話,你得告訴我,如果我不砍樹了我的生活反而變得更好,這樣我才不會砍。 [葛學斌] 這是我們所要做的一個重要的工作,我們已經嘗到甜頭,接下去我們要通過林權制度的配套改革繼續深化推進這個工作。 [主持人] 葛書記,問最後一個問題。我不知道您未來對遂昌縣或者浙江省的林業發展有什麼樣的規劃和目標? [葛學斌] 未來的林業確實充滿憧憬。因為我們現在和世界發達國家比,最大的差距是生態的差距。現在人們追究健康生活過程中最短缺的産品就是森林産品,就是健康食品,這就意味著最短缺或是最大的差距誰來彌補呢?就是森林林業、生態來彌補。我們遂昌縣地處兩代軟土地區,也是浙江省重要生態屏障地區,我們今後的落腳點是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堅持一産、二産、三産統籌協調發展,我們想探索和打造一條新三區經濟發展模式,只有跨越發展,反過來頭才能更好地保護森林,保護好森林又能夠支撐和推動更好的發展。 [主持人] 我是否能這樣理解,生態林業是第一步,最終的目標是生態文明。 [葛學斌] 對。 [主持人] 謝謝葛書記今天給我們分享了很多遂昌縣的經驗,葛書記對林業非常先進的理解,令我也受益匪淺。再次感謝! [葛學斌] 歡迎大家有機會到遂昌縣走一走,看一看,親自感受一下,我們面對面地交流一下。 [主持人] 您説得真的很吸引人,有機會一定到遂昌去玩兒,看看咱們的生態林業和生態文明。謝謝您。本期節日就到這裡,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