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基本上看不到高層建築,一般都是3層~4層的樓房,很多房子都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他們常常都是在原房屋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造而已,並不會破壞房屋的原有格局。在丹麥外交部訪問時,我們去的一個辦公樓竟然是由一個16世紀的倉庫重新改造裝修的。哥本哈根市政廳能源與環境處的官員告訴我們,在城市裏把舊建築拆除建高樓的計劃是很難得到政府批准的。丹麥貿易理事會的Svend Roed先生講到他在上海訪問時説,當地的官員很為上海擁有的巨大的摩天大樓而自豪,我就很不理解,因為那些大樓會浪費更多的能源。
在哥本哈根,一個重要的景觀正是逐漸淡出我們視野的自行車。每天早上,大量的人騎著自行車去上班。我們還了解到,哥本哈根最近又提出未來要大力推動自行車發展的政策。現在36%的人騎自行車上班,他們希望到2015年能將這一比例增加到50%。為此,他們將修建更多的自行車道和停車場。47歲的市民Evalila Jensen説,夏天我有時會騎車走30公里。騎在車上,邊走邊看風景,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除了自行車,我們看到的汽車一般也都是小型車,甚至賓士、寶馬這樣的名牌車也都是微型的,想想他們的平均身高比我們高那麼多,真是有點想不通他們怎麼能夠那麼委曲自己。
此外,此行與在國內考察最大的不同就是,5天的考察日程安排得滿滿的,沒有安排任何的所謂休閒參觀時間。整個考察期間,除了從北京和我們一起去的丹麥駐華使館的董毅榮小姐陪同外,丹麥外交部只派了一個車負責接送,沒有專人再進行陪同。而且,每個日程都基本上是準時開始,準時結束。雖然訪問中一般都安排了午餐,但往往只是吃點漢堡、三明治而已,而且往往是我們一邊吃飯,接待方一邊進行講演。在洛蘭島,經過一上午的參觀,趕到吃午飯的地方已經下午2點多了,我們早已饑腸轆轆,但陪同我們參觀了一上午的洛蘭島直轄區的項目官員Leo Christensen先生把我們安排好後,就一個人開車離開了。
對於時間,似乎他們和對能源一樣珍惜。最後,我想順便提一下丹麥的垃圾筒。在我們參觀的很多地方,我發現不論是房間的大垃圾筒還是桌上扔果皮紙屑的小垃圾碗,一般都是不銹鋼的,結實又美觀。我想,這樣一個垃圾筒恐怕可以用很多年,也許這也是丹麥環保的一部分吧。
中國改革報記者 王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