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訪談

吳橋雜技—大運河孕育的中外文化交流橋梁

發佈時間: 2019-12-31 14:04:1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裴希婷


吳橋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交界處,全縣總面積603平方公里,轄55鄉,473個行政村,近30萬人口,是舉世聞名的雜技之鄉。吳橋是京杭大運河從南到北進入滄州的第一縣,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傳承著吳橋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明,賦予了雜技之鄉的別樣韻味。千百年來,吳橋雜技藝人沿大運河北上南下,遠涉重洋闖世界,享譽國際。

一、大運河滋養了獨具吳橋特色的雜技文脈

大運河在吳橋境內直線距離僅25公里,但是河道長度達到34.8公里,河道“九曲十八彎”,是大運河長江以北流域地形最秀美的河段。“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兩岸度春秋……”裏面所説的“條河”,就是指運河。這是一首吳橋傳唱千年的鑼歌,講述了吳橋雜技藝人通過大運河這條流動的通道,走向了北京、天津、濟南、揚州、南京等地,催生出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天津“三不管”、以及鎮江“鯰魚套”等市井休閒經典地段,直到走向世界,發展壯大成為篷蓋華夏、蜚聲世界的雜技軍團的歷史。

吳橋雜技起源於春秋時期,由“角抵戲”發展而來,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是獨具吳橋特色的寶貴財富,是享譽世界的響亮品牌,在2800年的歷史傳承與時代變革中,積澱了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寶貴的文化資源,千百年來,吳橋雜技藝人經大運河走南闖北,作為雜技交流和藝術交融的文化使者,在推動中國乃至世界雜技藝術繁榮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在雜技界還流傳著“沒有吳橋人,不成雜技班”“十方雜技,九籍吳橋”的盛譽。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的春風,吳橋雜技走上了紮根沃土、跨越發展的“快車道”:全國第一個縣級雜技協會在吳橋成立,全國第一個雜技藝術專業學校在吳橋落戶,全國唯一的國際雜技藝術節以吳橋命名,全國第一個雜技主題公園雜技大世界在吳橋建成,全國第一場雜技春晚在吳橋圓滿舉辦……特別是2017年以來,該縣立足雜技文化資源優勢,大力實施“雜技興縣”戰略,有效帶動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雜技文化産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有了一批龍頭産業的示範帶動,有了一批強有力的項目支撐,多種雜技文化業態蓬勃發展,吳橋雜技大世界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民俗特色旅遊景區,2019年1-11月份接待遊客81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3357萬元;雜技教育全面發展,各類雜技學校已發展到20余家,在校學員達1800多人;雜技演出市場活躍,擁有雜技演出團體80余家,6000多名雜技演員足跡遍佈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江湖》為首的劇目節目大放異彩,一大批優秀演出作品走出吳橋、走上舞臺、走進熒屏、走向世界;雜技傳承方興未艾,全縣473個行政村,村村都有雜技藝人,雜技專業戶達到50戶以上的雜技專業村有100多個,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近3萬名青少年兒童均能夠掌握一手雜技動作表演和小魔術表演,真正做到了“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以吳橋縣命名的“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已成功舉辦了17屆。

行走于大運河吳橋段,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文化與生活相得益彰,悠悠運河沿岸,還散落著第六屯擺渡濕地、西街碼頭、安陵擺渡口、莫家場沉船點、第六屯玉皇閣等珍貴歷史遺跡;分佈著以瀾陽書院、孫臏石牛、孫福友故居為代表的的3個省級、4個市級、68個縣級文保單位;保存著相當多數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類。其中吳橋雜技、石影雕、線裝書、古法釀酒、宮面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和響亮名片。目前,全縣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的1個、省級的14個、市級的58個,縣級的達到173個,先後被國家文化部、省文化廳授予“國家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河北省文化産業十強縣”等榮譽稱號,被列為全國24個文化産業基地縣之一。

二、小縣城找到了文化自信的小切口

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的出臺,吹響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衝鋒號角。作為舉世聞名的雜技之鄉,該縣著力擦亮“雜技之鄉”的金字招牌,充分運用雜技、運河兩大優勢,積極把握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全域旅遊發展兩大機遇,切實增強文化自信,保護傳承雜技文化,做大雜技文化産業發展,力求把“吳橋雜技”打造成為在國內外更具競爭力、影響力、創造力的文化高地。為此,該縣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確立了打造大運河生態帶、雜技文化帶、歡樂旅遊帶、康養休閒帶的吳橋旅遊“四帶”戰略規劃,建設了雜技博物館、大運河民俗文化館等一批非遺傳承館,修復了孫福友故居、瀾陽書院等一批雜技文化古跡,建成了全國第一個雜技主題的五星級酒店-雲瑧金陵雜技酒店和華北地區最大的雜技主題劇院-江湖大劇院;不斷強化延續傳承,組織成立雜技職業教育聯盟,助推“校企合作”,為推動雜技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大力實施“雜技文化進校園”工程,精心編寫《吳橋雜技校本課程》,讓傳統雜技文化的魅力在中小學校園中得到繼承和發揚;加快壯大産業反哺,規劃了總面積3600畝的雜技文化産業園區,扶持了各類雜技文化企業113家,目前已經形成了雜技教育、雜技旅遊、雜技演出、雜技魔術道具研發四大雜技文化産業支柱。

三、新時代賦予産業發展的新使命

下一步,吳橋縣將充分利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申報國家級生態文化保護區的歷史機遇,在雜技文化傳承保護髮展中堅持走“規劃引領、景區先行、文化塑魂、演藝創新、産業帶動”的路徑,融合毗鄰京杭大運河的區位優勢,積極推進吳橋雜技文化名鎮創建工作,著力抓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項目的謀劃包裝和建設工作,積極打造包括雜技博物館、古籍印刷博物館、酒章文化産業園、雜技魔術道具研發中心、吳橋面藝展館、石影雕技藝傳承館、民俗文化展演館、雜技名人園在內的非遺文化保護展館區項目,通過保護、研究、傳習、展演、展示、體驗等各種方式增強文化遺産傳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