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産,也是中國國家文化名片。大運河北南兩端的北京和杭州,因河而興,也因河相通結緣。12月7日,京杭兩地再次攜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浙江杭州舉行,京杭“雙城記”就此拉開序幕。
因河而興 因河結緣
中國大運河貫穿古今、連通南北、跨越江河,承載了沿線地區生産和生活方式的變遷,是活化的歷史文化遺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
大運河北京段縱貫千年,橫跨六區,在北京城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運河還是連接北京中心城區與副中心的紐帶,地位尤為重要。目前,北京正帶頭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真正使大運河文化帶成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示範工程,成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標誌工程。大運河杭州段擁有拱宸橋、富義倉等6處世界遺産點和杭州塘、上塘河等4處世界遺産河段。如今,中國(杭州)新年祈福走運大會、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中國大運河廟會等節慶文化活動都已是市民生活、遊客旅遊的組成部分。
北京和杭州因河而興,也因河相通結緣,自古聯繫緊密。2019年5月杭州代表團赴北京考察交流,雙方就聯手保護中國大運河,共同做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文章達成共識。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兩城“各美其美”,更要“美美與共”。在京杭對話上,專家學者認為,兩地應以“文化與科技推動大運河復興”為主題,充分調動運河沿線城市的資源和力量,構建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共同體。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表示,長城是中國地圖上雄健的一撇,運河是厚重的一捺,長城代表中華民族的堅強,運河代表神州大地的通達,運河通則國運昌。在接受採訪時許江對記者説,京杭大運河能夠從文化內涵的層面上溝通京杭兩城,二者可以通過對話和文化交流相得益彰。
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陳名傑介紹了北京的實踐經驗。北京在大運河保護和利用方面的做法主要有四個方面:既抓頂層設計,又抓項目落地;既抓遺産保護,又抓內涵挖掘;既抓生態環境改善,又抓文化旅遊融合;既抓自身發展,又抓協同創新。他説:“大運河文化帶對話機制將會在內涵挖掘、水系治理、文旅融合、數字科技、藝術創作、文創開發等多方面激發出新的合作。”
活動現場,北京文資中心與杭州運河集團、北京首創集團與杭州文廣集團分別進行了簽約,推動落實兩地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方面的産業合作。此次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主辦。 (李如意 袁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