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臥龍發佈雪豹十年監測報告
國際雪豹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佈雪豹監測工作報告。2019年最新雪豹監測數據顯示,保護區8片雪豹棲息地2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近百台紅外線相機,共獲取影像數據1072份,視頻約2980秒,雪豹有效探測次數為286次。
在已收集的圖像中,有大量雪豹用後腿刨坑、氣味標記和尿液標記等三種“圈地”行為的畫面,罕見地近距離記錄下“雪豹攀岩”的過程。
自2009年,臥龍首次在梯子溝拍攝到雪豹,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十年來臥龍雪豹監測統計,紅外相機野外總有效工作日為16884,共計拍攝各種野生動物影像達22464份,雪豹監測獲取資料數達4000余份,野外採集雪豹等食肉動物糞便達200多份,積累了大量保護研究的一手資料。保護區與北京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陸續開展了雪豹分佈、生活環境、食物和繁殖期等方面數據收集和研究,進行了四次大規模調查,勘測確立臥龍自然保護區內雪豹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面積合計438平方公里,建立重要觀測點8個。
研究顯示:臥龍雪豹分佈密度極高。根據核密度與棲息地利用模型分析,保護區雪豹的分佈密度和對棲息地利用率都非常高,臥龍雪豹活動頻繁,初步估計種群分佈密度高於平均值近十倍;根據雪豹斑紋比對發現,在條件好的棲息地裏存在多個個體共同利用領地的情況,家域出現不同程度的重疊。
野外採集的食肉動物糞便DNA分析結果顯示,樣品來源的物種鑒定成功率為77.7%,分別鑒定出雪豹、豹貓、赤狐、石貂、黃鼬等物種。其中,雪豹糞便樣品的食性分析結果顯示,保護區的雪豹主要以岩羊為主,牦牛佔有一定比重,還有少量的鼠兔、喜馬拉雅旱獺、鳥類,食譜多樣。總體來説,保護區雪豹食譜豐富且能得到充足的保障,生態系統結構健康完整。同時,研究結果也提示,保護區仍需持續加強管理力度,減少高山放牧影響。
臥龍建立了以管理機構為主導、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社會組織廣泛參與,以雪豹為旗艦物種的高山生態系統保護模式。在臥龍保護區的倡導下,邛崍山脈中部的保護區群開展跨區合作,共同構建系統化、標準化雪豹監測網路示範,開展雪豹基礎調查與研究,為雪豹及其棲息地保護提供科學規劃和嚮導。目前,以臥龍為代表,邛崍山雪豹監測網路制定了雪豹保護行動計劃,保障了雪豹及其伴生種群穩定和增長,保護工作卓有成效。(記者 王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