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沙到致富 “木棒棒”見證高原産業轉型路

發佈時間:2019-11-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金金| 責任編輯:韓得爾

站在一片紅彤彤的枸杞地頭,種植戶王烈祖的心裏五味雜陳。十年枸杞種植路,王烈祖好似一位老船夫,在市場跌宕起伏的浪潮中,為了抵達脫貧致富的彼岸,堅定地向前航行,從未有過一絲鬆懈和動搖。

枸杞耐旱耐鹼、防風固沙,是一种經濟價值較高又兼具生態保護功能的樹種。20世紀初,乾旱少雨的西北地區以退耕還林、改善生態環境為契機開始大規模種植枸杞。

在農村,土裏刨食的農民最害怕的就是地裏不能種莊稼了。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和草原改革發展處處長才讓旦周説:“最初政府採取發放種植補貼、免費提供樹苗、派技術人員下地指導等方式推廣種植枸杞,可很多農戶還是不敢嘗試。”

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大格勒鄉查那村的王烈祖和村裏其他村民一樣,起初對枸杞種植也是半信半疑:“地裏插個‘木棒棒’能吃飽飯嗎?”但一想到自己是村幹部,要帶頭響應政府號召,他毅然決然地在家裏的15畝莊稼地裏插上了枸杞樹苗,成了村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精耕細作結出的枸杞果給王烈祖帶來了驚喜:“第一次結果是在2009年,當時就掙了3萬元,結果2010年收入翻了一倍,我擔心是在做夢,收到貨款的時候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疼了,一切都是真的。”

圖為一名四川籍採摘女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鎮枸杞基地採摘枸杞(8月13日攝,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農牧局供圖) 新華社發

外地人來租地種、本地人擴大規模種、本錢不夠貸款種,經濟效益吸引下,“木棒棒”迅速在柴達木盆地生根、發芽、結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1年青海省枸杞種植面積擴大超8倍。

在青海枸杞主産區海西州,農牧局局長潘立清説:“2011年至2015年是當地枸杞産業發展最好的時期,這幾年普通枸杞平均25元一斤,有機枸杞更是超過40元一斤。”

而對於王烈祖,15畝枸杞地在2014年給了他38萬元的豐碩收穫。

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枸杞品質參差不齊、市場供需不匹配……青海枸杞産業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了産能過剩,枸杞價格迅速下跌。記者2018年在柴達木盆地調研時,當時有機枸杞賣出了普通枸杞的價格,為防止枸杞板結、發黴,很多種植戶甚至一度選擇了虧本賤賣。

行情突變,只有初中文化的王烈祖憑著直覺決定堅持種下去:“感覺價格能回暖,也不知道怎麼説,種的時間長了就會有這種‘感覺’。”

面對産業波動,當地政府實施了例如鼓勵種植有機枸杞、打造柴達木枸杞品牌、創新引進枸杞價格指數等扶持措施。潘立清説:“政策扶持不能違背市場規律,及時落施政策,一方面是為了保護種植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為産業今後良性發展打好基礎。”

在德國紐倫堡國際有機食品展會上,外國客商在了解青海柴達木枸杞(2月14日攝,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億林枸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供圖) 新華社發

在經歷了3年寒冬期後,青海枸杞産業在今年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青海省林草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青海枸杞種植面積已超過74萬畝,是我國第二大枸杞種植基地,截至2018年末,全省通過國家有機枸杞産品認證面積近8.46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有機枸杞種植基地。

産業波動期內,王烈祖逆風而上,擴種了28畝枸杞地:“租金便宜了,我就承包多種了一些,今年價格好,估計可以掙上30萬元。”他説,自己還和枸杞出口企業格爾木億林枸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合作,不愁銷路了。

談起為什麼選擇王烈祖的枸杞,該公司總經理趙海東説:“王烈祖家種的枸杞品質好,嚴格按照出口有機枸杞的全流程要求進行種植,柴達木枸杞粒大飽滿,深受外國顧客喜愛,而優良品質則是公司躋身國際市場的關鍵。”

多年的枸杞種植,使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向好、向優。海西州德令哈市市民王寧説:“原來一到春天這裡的沙塵暴特別嚴重,現在雨水多了,氣候也比原來濕潤了。”

一根根“木棒棒”帶給柴達木盆地農牧民的還有很多。

今年11月1日將開始實施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進枸杞産業發展條例》規定,生産、加工枸杞及其産品過程中,禁止使用焦亞硫酸鈉及其替代品,枸杞品質第一在地方立法中得以體現。

談到明年的生産經營,憑藉直覺和經驗,王烈祖説:“今年枸杞收購得多,明年價格可能會降一點,但是不管價格怎麼變,只要是把品質放在第一位,精耕細作肯定比粗放種植掙得多。”(記者 王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