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林業故事]造林功勳董鴻儒和蘇木山林場的故事

發佈時間:2019-08-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慶水 王宇天| 責任編輯:韓得爾

造林功勳董鴻儒和蘇木山林場的故事

“我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奮鬥了42年,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了環境,給兒孫留下了一筆財富,這筆財富就是綠水青山。”80歲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蘇木山林場原廠長董鴻儒向記者感慨地説。

興和縣蘇木山,位於南部陰山山脈的東端,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被稱為烏蘭察布市的“珠穆朗瑪峰”。

  如今鬱鬱蔥蔥的蘇木山 侯樂攝

興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福柱介紹,蘇木山的森林是京津冀防沙治沙重要的防護林,國家級標準生態公益林示範基地,國家登山與動員訓練基地,是自治區森林公園和自治區自然保護區、遠近聞名的綠色森林旅遊勝地,是自治區建區以來林業建設的豐碩成果之一,特別是作為綠色森林旅遊開發區,每年夏季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觀光者數十萬人。

全身心投入綠化事業 連失三個兒女

然而,建國初期,蘇木山卻是一片荒山禿嶺。

在興和提到蘇木山,總會讓人想起董鴻儒,他把一生獻給了蘇木山。

上世紀50年代初,全國首次掀起植樹造林運動。興和縣積極響應,1956年在蘇木山成立了護林站。

1958年,19歲的董鴻儒來到蘇木山當護林員,從此蘇木山就成為他一生的牽絆。

董鴻儒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他的第一個孩子剛出生不久生病夭折,他都沒能看上一眼。

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董鴻儒狠下決心把家搬到“鳥不拉屎”的蘇木山上。由於交通不便,離縣城遠,缺醫少藥,他的第二個、第三個孩子先後患疾病得不到治療而夭折。

  董鴻儒老人在家裏接受採訪 王茜攝

“這對當時的我來説,真是痛不欲生,為了綠化事業,舍家棄子且連失三個兒女。”董鴻儒告訴記者,悲痛過後,他擦乾淚水,反而更加堅定了誓死綠化蘇木山的決心。

探索綠化之路 充滿坎坷

1960年春季,蘇木山建立國營林場。植樹造林之路並不順利。

“當年並不知道蘇木山上適合種什麼,於是便開始了漫長的摸索之路。嘗試種了很多種樹,種植效果都不好,幾乎年年種,年年死。”

1962年,縣裏認為蘇木山地區不宜種植樹木,要研究林場下馬的問題。直到1964年,董鴻儒偶然發現蘇木山腳下有一棵長勢良好的華北落葉松,他興奮不已,但仍不敢貿然種植。

董鴻儒回憶説,1964年開春,我和趙場長帶領部分職工先後去山西天鎮的長城山林場和河北圍場縣林場考察學習落葉松栽培技術,並帶回了華北落葉松、油柏種籽開始育苗試驗,學習林業科學知識。1965年春季,我們開始造林試驗,秋季種植成活率很高。育苗試驗成功後,蘇木山的造林工程才開始慢慢推進。1966年早春,開始大面積種植華北落葉松,我們把淋濕的樹苗裝進麻袋捆好背上山,再用特製的鐵皮水箱把七十斤重的水從溝底背到山上。背負著七、八十斤重的樹苗或水箱,要爬三十多度的坡,最遠爬到十五里的地方去種植,而且每天要往返兩三趟。就這樣,隨著造林方式方法的不斷改進和提高,華北落葉松在我場的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達到了85%以上,使華北落葉松大面積地育苗造林在蘇木山林場獲得成功,加快了綠化荒山的進程。

看淡名利 收穫榮譽

  記者到蘇木山採訪 章佳禮攝

1979年,董鴻儒被任命為林場場長。

1999年,60歲的董鴻儒卸任了林場場長一職,但董鴻儒對蘇木山的熱愛之情從沒懈怠。在他退休以後的最初幾年,在蘇木山林場接壤處承包了一片林地,培育樹苗,繼續為蘇木山的綠化辛勤耕耘。

無私的奉獻與付出,黨和人民沒有忘記。在董鴻儒任職期間先後4次被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評為優秀共産黨員和勞動模範,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先進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稱號等,1989年9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42年,董鴻儒以山為伴,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到1999年,蘇木山人工營造華北落葉松已達12萬畝,林材蓄積量為30萬立方米價值5億元。

子承父業 接續奮鬥

董存戰,現任蘇木山林場場長,是董鴻儒的第四個孩子。

就在董存戰3歲的時候,由於山裏的氣候條件惡劣,董存戰生了一場大病,生命危在旦夕,董鴻儒趕著牛車兩天兩夜趕到興和縣城的醫院,終於保住了他。

來到蘇木山林場採訪時,董存戰領著記者徒步一個多小時,登上了蘇木山山頂,沿途邊走邊介紹。

“如何保護蘇木山上現有植被?”

“用心!”董存戰説。

“你們上山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樹上纏著一截塑膠膜,這主要是為防蟲。松毛蟲主要吃樹上的嫩葉,而塑膠比較光滑,蟲子爬不上去,從而起到防蟲效果。”董存戰説,近幾年蘇木山還開始實施人工鳥巢引鳥防蟲生物防治工程,顯現出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父親對於你接任蘇木山林場廠長一職怎麼説的,怎麼想的?”

“只説了一句話,要幹就要幹好!”

“我小時候這裡都是荒山禿嶺,上一輩人經過努力,才有了腳下這片18.6萬畝森林。父輩們在這裡植樹,從我這一輩開始護林。我們要把這片森林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董存戰説。(記者 張慶水 王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