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紅豆杉“修成正果”

發佈時間:2019-08-09|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盧蘭新 盧技群| 責任編輯:韓得爾

紅豆杉

走進江西省宜豐縣雙峰林場,在公路旁“紅豆杉人工用材林示範基地”標示牌的指引下,繞到村後,這一美麗畫景便豁然呈現在眼前:藍天白雲之下,是一片排列整齊、極具層次感、像撐開的綠色大傘組成的“綠海”,山風吹來,綠波盪漾,隨之一股忽濃忽淡的清香撲面而來……這裡,便是宜豐縣特色林業項目紅豆杉人工用材林示範基地。

改革傳統營林模式

宜豐縣是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之一,自實施林業産權制度改革以來,農戶護林、造林、經營林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林業經營效益也得到相應提高。但是,多年來人們只要一談到新造林,習慣性首先想到的是造杉樹林,認為杉樹林生長週期短、見效快,而且栽培管理也是輕車熟路。這一思維定式導致多年來全縣新造林幾乎是清一色的杉樹林。由於林種單一,受市場因素影響,其經營效益一直徘徊不前,很難有新的突破。為創新林業發展思路,進一步提高林業經營效益,著力提升林業産業素質,打造林農增收增效的新動力,宜豐縣根據本縣實際,依託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的優勢,選擇鄉土珍貴樹種紅豆杉作為突破口,大力推廣紅豆杉人工造林。從2009年開始,大力扶持宜豐珍稀花木農民專業合作社改育普通苗木為鄉土珍貴樹種,開展紅豆杉育苗工作,探索現代高效林業發展的新途徑,並與南昌大學生命科學院保持密切合作,建立了“江西省植物資源重點實驗室——紅豆杉研究基地”,形成了産、學、研一條龍體系。通過多年的艱辛努力,現每年可産優質紅豆杉一年生籽播苗110萬株、兩年生營養杯苗30萬盆及大量盆景和綠化苗木,為開展紅豆杉人工造林、發展紅豆杉産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拓寬高效林業新空間

紅豆杉屬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期遺留下來的珍稀瀕危物種,它不僅材質上乘,其果、根、枝葉、樹皮、樹蔸等均可高效利用,而且是唯一能提取目前國際公認的抗癌藥“紫杉醇”的植物,堪稱植物中的“活化石”,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正因為紅豆杉具有很高的材用價值和特有的藥用價值,宜豐縣在林業發展戰略上,跳出傳統林業思維的束縛,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發展高效林業,培育珍貴樹種資源,大力開展紅豆杉人工造林。

2018年5月,宜豐縣舉辦了全縣紅豆杉人工造林培訓班,邀請宜豐縣珍稀花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領頭人、紅豆杉人工培育的“土專家”楊和平講課,介紹其多年人工培育紅豆杉的成功經驗及培育技術。宜豐縣林業局還組織山區村、組幹部和造林大戶現場參觀紅豆杉人工用材林示範基地,同時,以傳統造杉樹林作對比,編印了《營造紅豆杉 一畝當廿畝》等宣傳資料3000多份分發到林農手中。通過廣泛宣傳和引導,全縣改變傳統經營模式,營造特色、高效林業的意識大大增強,現全縣共營造紅豆杉人工用材林2000多畝,目前均長勢良好,成活率達90%以上,年平均地徑生長1.5釐米,株高長高80釐米,部分雌株僅人工培育3年多就已結出紅豆杉果實。

利好政策增加林農收入

宜豐縣農戶以宜豐縣珍稀花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平臺,堅持自願原則,根據自身實際靈活採取多種形式發展紅豆杉人工用材林。一是山地入股。與産業扶貧掛鉤,對年老體弱、資金困難無力實施造林的貧困家庭,農戶只需以造林地入股,合作社負責整地造林,到期收益按股分紅;二是苗木入股。林農負責整地造林,合作社以苗木入股,並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全程跟蹤做好服務,針對紅豆杉各個階段生長特性及管理要求,組織現場參觀和開展到府服務,以提高林農的紅豆杉栽培水準;三是土地流轉。合作社租賃林農造林地,統一整地造林和管護,所有用工優先聘用林地主人,以增加林農收入。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全縣凡是營造紅豆杉人工用材林的,每畝補助600元。

目前,全縣紅豆杉産業發展正逐步形成以材用為基礎,不斷延伸産業鏈,向著景觀林業、藥用、食用的方向發展,2018年,全縣僅紅豆杉盆景、紅豆杉景觀樹苗、紅豆鮮果及紅豆杉鮮果泡酒等銷售收入達540余萬元。